哈拉灣部落

哈拉灣部落

地區
東部
族群
阿美族

地區簡介

樂合部落位於於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內,昔日舊稱為「哈拉灣」(Halauone),在阿美族族語裡意指為「溪邊」之意,引申有「有清水可飲的地方」。

境內好山好水,宛如世外桃源,由於境內水質清澈透明乾淨,使得部落一直以來以種植稻米為主要的產業。

探索・知識

探索・知識

紅梗高粱

在哈拉灣部落訪談時,紀錄到部落有兩種不同的高樑,有別於之前記錄到的散穗高樑,哈拉灣部落的高樑,為紅梗高樑穗呈現深褐色高樑,另一種為單穗高樑。 部落使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製作成高樑掃把,另一種是在醃漬鹹豬肉時增添風味。 每家每戶都有零星種植,大約5~6顆,詢問族人,族人說早期會去穀製作高粱糕,高粱穗會拿來製作掃把,因為不希望種原消失,所以維持種植。

南瓜

當我們跟長輩說野菜吃起來苦苦的,長輩會笑著說:「那就要加南瓜阿」! 南瓜也是部落菜園不可缺少的蔬菜,部落喜愛種植國食型態長型,像木瓜的這種,南瓜在成長時,疏果下來的花果及嫩葉,都是部落採集加入湯品的食材,完全不浪費。

尖尾鳳

細長的葉子,圍著菜園邊種植的尖尾鳳,這是ina口中的保健藥草,尤其是生產過後坐月子的婦女,會取尖尾鳳的莖葉煮熱水沐浴,還有當身體有筋骨痠痛不舒服的時候,也是採集尖尾鳳的莖葉,進行熱敷。 同樣是阿美族的奇美部落,尖尾鳳也是使用在藥草浴的一項植物之一。

紅藜

在哈拉灣部落的菜園跟產業道路邊坡上,春天已種上紅藜,紅藜是部落常見的傳統作物,日常與稻米煮成雜糧飯,紅藜頂生的嫩葉,也是採集食用的野菜之一。

葛鬱金的農事管理

葛鬱金的地下棍棒狀塊莖,塊莖之間會有小芽點冒出,可使用芽點分株來種植 。

山萵苣的農事管理

剛開始會從野地採集種子,定植於菜園一區,慢慢種子就會自然落下生長,平時只需除去多餘的苗,保持生長空間即可,有管理的山萵苣生長高大。 部落通常會與其他野菜共耕,此區與辣椒共耕,保持土壤濕度同時防止其他雜草生長。

赤小豆

部落說的綠豆跟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綠豆不一樣,市場上看到的綠豆深綠圓滾,部落的綠豆略為細長,顏色淺綠到棕色都有,是一種名為赤小豆的豆子。 在野菜市集通常會裝入玻璃瓶銷售,一年一獲,所以要在對的時機才能買到。

輪胎茄

野菜湯裡各種滋味融合熬煮之後,即使不加調味,也是韻味豐富的一道湯。 輪胎茄是部落苦菜的代表之一,比苦瓜還苦的滋味,經過熬煮之後,舌尖品嘗到苦味之後,甘味也會同時上來,增添野菜湯的層次。 春天種植,入夏之際,果實會依序成熟,會採集綠色果實食用,果實轉紅則採集曬乾保種用。

山苦瓜

在部落的山苦瓜,順著籬笆或是路旁圍籬,簡易的棚架就能生長良好,初春種植的山苦瓜,入夏時花朵盛開,成熟的果實,有時候總是小鳥先品嘗;長輩說成熟的山苦瓜,吃起來是甜的,是小時候的零食。 在部落山苦瓜的葉子跟果實都會採集,大部分採集葉子,將葉子搓揉之後加入野菜湯煮食,山苦瓜除了煮湯,還可曬乾煮茶。

紫背草

入秋雨水潤澤,早晚氣候多濕。此時野菜也紛紛冒出,剛生長出來的野菜口感特別鮮嫩。一年四季都可以採集的紫背草,在天氣轉涼只要有一點雨水的滋潤加上一點土地,從牆縫或是路邊荒地田邊就不難發現紫背草的蹤跡,對環境適應力很強,可煮湯可炒食,是部落喜愛的野菜。

博覽藏品

探索30個藏品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8e5af3e389c65963c0d56121a4ce99e" target="_blank">高粱製成的掃把</a>
高粱製成的掃把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3bf52ba147a7cfcbcd6f7d063cdd6f9" target="_blank">單穗高粱</a>
單穗高粱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20360c1732a1f7456156a74a52397b5" target="_blank">產業道路邊坡上的紅藜</a>
產業道路邊坡上的紅藜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36866118610102a27cc25d7a80b2ceb" target="_blank">輪胎茄</a>
輪胎茄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31e0d68113b26031295413a851fed4d" target="_blank">哈拉灣部落的菜園已種上紅藜</a>
哈拉灣部落的菜園已種上紅藜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e734bd85e26a4c013b6811008db366f" target="_blank">葉背呈紫色的紫背草</a>
葉背呈紫色的紫背草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6d3a87f4127d0ae59dbc0451b414dc5" target="_blank">紫背草比例</a>
紫背草比例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661e611e81ee655c1ce40ef2c24dae0" target="_blank">紫背草</a>
紫背草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638cdf9eefbe6ac86a7c849a21a8e0d" target="_blank">赤小豆</a>
赤小豆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1f37b8ecf93eb16217be88151cd1148" target="_blank">紅梗高粱</a>
紅梗高粱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dbfb0ff51a6bc532f3479b1228d20e3" target="_blank">耐旱的葛鬱金</a>
耐旱的葛鬱金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d3271e8dacbf9708440825d676d9d91" target="_blank">乾燥的赤小豆豆莢</a>
乾燥的赤小豆豆莢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d1cdf8ab882aac9fef1395712ae9a715" target="_blank">山萵苣與辣椒一同種植</a>
山萵苣與辣椒一同種植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b37ed34c3e57724f1f0de3d665705b5" target="_blank">春天是南瓜種植的好時機</a>
春天是南瓜種植的好時機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8429b7d2d528cda08fb8385bf50214c" target="_blank">種在自家院子的尖尾鳳</a>
種在自家院子的尖尾鳳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5f2b9fe3afee72f83a5c3517c4b63c3" target="_blank">紫背草開花</a>
紫背草開花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c6ebd2bf0df3af277a28dd60f34b368" target="_blank">葛鬱金葉片</a>
葛鬱金葉片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5b7570801dcba8367e262a875173606" target="_blank">ina從山上耕地帶來部落種植的葛鬱金</a>
ina從山上耕地帶來部落種植的葛鬱金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e5f68682c55c187d53aae38b15e85f1" target="_blank">葛鬱金</a>
葛鬱金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de5897a3f49908598553edcd06e0b4c" target="_blank">山萵苣</a>
山萵苣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3f323d5bd9febee8b7eb457dd639887" target="_blank">種在自家院子的尖尾鳳</a>
種在自家院子的尖尾鳳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ba432fb126e32170955eb338f752a02" target="_blank">自然成熟的南瓜</a>
自然成熟的南瓜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6e24c275e94457dba11aba8f1556042" target="_blank">成熟的山苦瓜</a>
成熟的山苦瓜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b3bda4d138d6f231166f612d3601679d" target="_blank">山苦瓜果實跟葉子都可採集食用</a>
山苦瓜果實跟葉子都可採集食用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b2969e550ecdad2938629b852f43f81" target="_blank">輪胎茄曬乾留種</a>
輪胎茄曬乾留種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