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山香
探索229筆資料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以婦女領唱答唱為主。由兩樂句組成,第一段領唱三拍答唱兩拍,第二段領唱四拍答唱兩拍。此首歌旋律不長、節奏明快,且舞步有特殊的變化,相當靈活,深受部落婦女喜愛。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2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緊湊的聯唱,低音的合唱方式,同樣的旋律及音調重複聯唱著,後半段越來越高昂的音調,錄音結尾突然斷掉。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1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比較沒有舞蹈運行的狀況。年輕人歌舞部分已經告一段落,年長的在祭場當中坐著歌唱,節奏性並不是非常清楚。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收穫祭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5年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收穫祭歌舞。年長著為年輕人整理頭冠,藉此也可以休息一下,這是允許的;但是如果在隊舞當中不好好跳會被責罵,在以前的時代比較嚴格會以植物「咬人狗」來鞭打;豐年祭在以前對阿美族來說就是軍事訓練,所以很嚴格。這個部落至今凝聚力仍是很強的。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一名族人以高聲領唱,節奏較慢,中間交談後轉為不一樣的曲調,都以「ha hei」為主調聯唱。其中出現領唱一拍應答一拍,領唱的族人加入了歌詞。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男性年齡階級領唱,已有婦女參與歌舞答唱。第一段樂句領唱三拍答唱兩拍,第二段領唱四拍答唱兩拍。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錄音的前八秒有點小聲。由男性女性聯唱,合聲的部分較為溫柔的合音,襯著高亢另唱者的歌聲。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以婦女領唱與答唱為主。是為領唱答唱皆四拍的等質性祭歌,在歌曲重複時領唱部份有所變化。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日常生活口不離歌,歌不離舞,凡在工作、休息、飲酒時,都很自然的唱起歌來,甚至於當場即興跳起舞,歌唱跳舞成了族人重要的生活,這首歌謠也是這樣的情境中產生的,旋律輕快動人,但在應答合唱時出現高八度合音,是一首非常奇特的唱法。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剛開始時由婦女領唱與答唱,後來年齡階級加入,便由年齡階級領唱婦女答唱。第一段樂句領唱六拍答唱三拍,第二段領唱兩拍答唱兩拍。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9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兩段樂句組成,第一段領唱五拍答唱六拍,另一段領唱兩拍答唱兩拍,二者可單獨重複演唱。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片中仍以年青階級族人為主,為一首多人演唱的為主的歌舞,往往年輕階級對於歌唱傳統原住民歌曲沒有太大的把握,所以大多都會採用多人合唱的方式來呈現歌舞表演,藉此機會彼此訓練歌舞技術,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個四拍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由族中青年階級族人共同領唱的一首歌舞,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個四拍為一單位的舞步,片中可以看到長老為年輕人穿著並整理原住民傳統服飾,此為原住民的一大傳統,再影片中仍無看到女性族人共同參與原住民豐年祭歌舞演
阿美族長老領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5年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收穫祭歌舞。長老領唱,並在這裡換了一首新的阿美族音樂,因為在阿美族祭典活動中持續一首歌去唱太久會感到非常的疲憊,因此會再一定的時候換唱另一首新的歌曲來調整運動的腳步方式和節奏變化,才不會讓整夜歌舞表演的族人感到更加的疲憊。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婦女領唱,共有兩首歌曲。第一首歌曲有兩段樂句同是領唱四拍答唱也四拍,但其旋律不同,第三段的領唱則六拍答唱兩拍,屬不等質性旋律。第二首歌曲由三段樂句組成,第一段領唱九拍答唱兩拍,另二段領唱答唱也同為兩拍,歌曲結束時一定有呼喊聲。
豐濱阿美族misalokiaw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由一位女性領唱,眾人答唱,屬於休閒、聚會、娛樂性場合的歌謠,阿美語稱為「misalokiaw」,這類歌謠的旋律都比較輕快、悠揚,不像豐年祭歌謠講求強度與力度的表現。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三段樂句組成,第一段領唱四拍答唱三拍,第二段領唱七拍答唱三拍,第三段領唱五拍答唱三拍,三者皆可獨立重複演唱。豐年祭的歌因舞蹈與節奏的關係多為後起拍子,所以如領唱七拍答唱三拍的樂句中,有可能是七拍半與三拍半,或是七拍半與兩拍半,會有後起拍子重疊的地方。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2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錄音一開始漏了一秒鐘。由男性族人領唱答唱各四拍的,等質拍節構成。有規律的互應歌聲,時而大聲時而小聲,後段激起高昂配合有力的踱步。
豐濱阿美族豐年祭開始階段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由一人領唱眾人答唱,歌詞為發聲的虛詞,如:「ha-hai」、「he-ian」。這首歌是在豐年祭開始階段所演唱的歌謠,這部分的祭儀活動,女性都不能參與。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鏡頭從高處拍攝整個豐年祭會場可以看到部落的小孩全都聚集在高處觀望,在阿美族的豐年祭只有進入成年禮開始以後的族人才有資格穿著正式服飾參與整個祭典,這跟我們平常說文化要從小開始傳承是有所出入的,主要因為再阿美族傳統中參加豐年祭歌舞的人也是部落的戰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