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母珠

雞母珠

雞母珠
Abrus precatorius雞母珠
Karatum[莖、葉]
阿美族
民俗知識
電光部落|臺東縣
探索521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db5081c68a0b9d555b2bac665715ccf6" target="_blank">拉船歌</a>
拉船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以虛詞唱出的歌謠,雖然無法了解歌詞全貌,但港口部落臨海,所以農閒或是捕魚季節,居民會出海打漁,而這首歌是是用在出海及回航離岸拉船時,團體齊聲唱和,使工作順利的一首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dbc0e3ae28a7043e89419b07fc893950" target="_blank">阿美族年青階級團體歌唱</a>
阿美族年青階級團體歌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5年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收穫祭歌舞。港口部落阿美族1985年收穫祭音樂表演的最後一段,在影片中看到長老階級很高興的合唱,而每一階級會在收穫祭中用音樂舞蹈來表現他們的階級特色,而在最後5分15秒的時候呂老師有講話,整個歌曲來說還是以年輕階級領唱為主。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10619ac043328331b739e74deda4b00" target="_blank">請原諒我</a>
請原諒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闡述阿美族的女孩子在過去保守的社會裡,如有戀情必須向父母親告知,並且要得到他們的允許才可以相戀。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16d1a05d2220500f9a299486d82e4f2" target="_blank">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a>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文化村的現場演出錄音,由一位男性敲著木鼓歌唱。這首歌通常出現在觀光、表演及比賽性質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大會當中,作為出場、進場或串場使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180ef1315e34c0617421a20bc54019d" target="_blank">歡樂歌</a>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根據水璉部落前任頭目高賢德說:「這首是屬於sakiraya(撒奇萊雅族)的歌謠。他小時就聽過老人家在工作後,在部落或家庭有喜慶時,配合舞蹈唱出的一首歌謠。」此曲在水璉部落目前只有7、8歲以上的老人才會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63ed2e8ab694ea558c952c278efe3fb"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41)</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4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的現場錄音。這段祭歌由兩首開始樂句相似的旋律所組成。第一首祭歌有三段樂句,第一段領唱十三拍,答唱四拍。第二段領唱兩拍,答唱四拍。第三段領唱與答唱都為兩拍。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7713faa1db2f76d4d1ad1f0f609581e" target="_blank">詼諧歌</a>
詼諧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成功鎮阿美族卑南群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7de95eed7c084c5839068c3a4a974a2" target="_blank">不要忘記我</a>
不要忘記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7fd51066548f9158f83a778b8955888" target="_blank">降靈(2)</a>
降靈(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社會中的法術有三種edaw(占卜術),pohpoh(驅邪術)和sikawasay(治病術者),人若得病時就會請sikawasay到家中驅邪作法來治病。從事sikawasay者大都是自家人傳承,或德了大病受神靈啟示者,才能成為sikawasay。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8a460a723894e2184f7d2e79118026f" target="_blank">拋木材順水漂流之歌</a>
拋木材順水漂流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1624a8400f3e2d885e3ffb490609384" target="_blank">美好的日子</a>
美好的日子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1709fd1584c5823369f2fe70f116b0b" target="_blank">老人教青年送客舞</a>
老人教青年送客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馬蘭村阿美族傳統詞曲 LAGAZAU是一種豐年祭將結束時所要跳的送客舞。在豐年祭期間,老年人會教剛從青年組BAGALOGNAI升上青年組KABAR的年輕人跳這種舞,這也是老年人的榮譽和責任。KABAR學舞時一定要戰戰兢兢地學習,否則老人們也會板起臉來訓斥他們一番。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a10bb60fb5f602f577d0cdd9fad6099" target="_blank">召換青少年聚會歌</a>
召換青少年聚會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馬蘭村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dd87fbd03b56d9f59abfffbe21d6146" target="_blank">依呀厚嗨呀</a>
依呀厚嗨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b9cd113c3570a56e6773b5c0882d1d0" target="_blank">樸石閣第四首</a>
樸石閣第四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豐年祭集體性娛靈之歌曲,飽滿了人與神靈之間的合諧,並滿溢於人與人之間的靈,使豐年祭散發出歡樂合諧的氛圍,藉此期望共感萬物生長之靈之的合諧。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848774be65fb739f65b4e9aa81b7125" target="_blank">墾荒追念歌</a>
墾荒追念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85d112e21e60cbb0c996bc93c9b8f35" target="_blank">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歌謠</a>
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歌謠。這首歌謠屬一般休閒場合時演唱的歌謠,由一婦女領唱眾人答唱,呈現多聲部的表現,這種演唱方式是南部阿美最具代表性歌唱方式。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882aeb0a9acc410cd0d301f3b9459c7" target="_blank">老人飲酒歌</a>
老人飲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馬蘭社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8a23889338938cf04cac3543a01eea7"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5)</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婦女領唱,領唱十一拍答唱五拍、領唱三拍答唱一拍、領唱兩拍答唱兩拍。第二首歌部份青年年齡階級領唱,是由領唱答唱各四拍的等質拍節構成。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8b7ca71d54e26ecaff9d3b4bd4a0d07"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49)</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4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男性年齡階級領唱眾人答唱,婦女未參與。第一段樂句領唱六拍答唱三拍,第二段領唱一拍答唱三拍,答唱長於領唱的樂句型態少見於豐年祭中使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b91e662de0246196f23b8fa36259c9f"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9)</a>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個二拍為一單位的舞蹈動作,不過在族人高唱高亢的時候會有用右腳用力跺地,甚至於蹲下來強調重節拍的動作產生,片中也會看到青年領袖階級以上的長老會到場中央來指揮年輕階級族人要用心努力的跳舞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bba8bcbb5e4341532a8f473cba895ae"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11)</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1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旋律變化多樣,由四段旋律構成,只有領唱兩拍、答唱三拍這個樂句可以重複;其他三個接不可重複,分別是領唱十一拍、答唱五拍、領唱十一拍、答唱五拍、領唱五拍、答唱六拍。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bbe4c3c5cd5ed504c3426e5e783e57f"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之歌</a>
阿美族豐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呂炳川在獲得日本藝術祭大獎的唱片專輯當中,也用了這首歌做為阿美族音樂的代表例子,他對這首歌的解釋是:「這是部分以假生唱法所唱的歌,除阿美族以外,其他種族都沒有假聲唱法。這是老人們在集會所中所唱的歌,而青年們則在外面跳舞。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c15a168982bb8ee2cdcfe2f0c6f5776" target="_blank">豐年祭</a>
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