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桐

血桐

血桐
Macaranga tanarius血桐
魯凱族
民俗知識
達魯瑪克部落|臺東縣
探索324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5dcd1d334b912526e72320e7a166365" target="_blank">勸誡歌</a>
勸誡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長輩勸誡子女的老歌,好茶部落的魯凱族人相信這首歌是他們最寶貴的「傳族之歌」,全曲都以齊唱為主。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20a88445fb4ec0d2f16cf938e21933c" target="_blank">跳舞的歌</a>
跳舞的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一面跳舞一面唱的曲子,前面第一句就像是這首舞歌的前奏一般,接著是五段男子們互相開玩笑的對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2d314ba8935886604ba0bb6b4c4fc78" target="_blank">工作歌</a>
工作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工作時所唱的歌曲,內容敘述一對青年男女不約而同到山上工作,在路上相遇,女問男:「今天工作會累嗎?」男族人回答道:「因為我一面工作一面想念妳,所以不覺得累。」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d26005ce93b68d213bb3043923001af5" target="_blank">相褒歌</a>
相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是屬於情歌類的相褒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a74563797338cd0c879b758e6edb1ed" target="_blank">榮譽之歌</a>
榮譽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專屬於魯凱族成年男子跳舞時,藉以互相激勵的歌謠。唱這首舞歌時,男子們得接鄰交叉手遷著手,用力的上下搖擺,接著一面唱,一面雙腳離地跳躍,是一種相當費勁的舞蹈。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1e56f387418208240ccbc92eacd4511" target="_blank">雲豹的故鄉</a>
雲豹的故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跳舞的場合,婦女們在男子們唱完了「SABUTA RITARIRANE榮譽之歌」後,就馬上接唱這首「UALHAIYUI」。曲調建構在LA、DO、MI的小三和弦之上,歌詞的意義反映了好茶魯凱族人的的自信與內斂。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39329359a1df4633132000429f0dc52" target="_blank">溫柔的歌</a>
溫柔的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也是一首族人相聚所唱的歌謠,由於曲調幾乎都在DO、RE、MI、FA、SOL的五聲音階中移動,再加上唱這首歌時特別輕盈柔順,因此才稱這首歌為「溫柔的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6e5eceecac7f76bd6da867fac2fca25" target="_blank">主客對答</a>
主客對答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利用複音唱法演唱的男女間互相調情的歌謠。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7c58aad05cd7045b1184f19c6631af7" target="_blank">情歌對唱</a>
情歌對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屬於男女青年人的情歌對唱。先由女生領唱一句,接著眾人一起反覆她的唱詞,唱到後半段時,一位男族人會在眾人同音反覆之上,唱出大二度或大三度的和聲,魯凱族人稱aqalai(特出的聲音)。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71a850bf039d2ac4270f2f7aee15148" target="_blank">懷念往事之歌</a>
懷念往事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c103885edce9e649696769155e2a14e" target="_blank">黎明之歌</a>
黎明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魯凱族青年男女在清晨黎明之際所唱的情歌。該曲最特殊的地方在於曲調中心音的同音反覆,族人就在這個音的上方,以完全五度或大二度及大三度進行變化。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88b512b82c0ce5ac849d33973adc11b" target="_blank">聚會歌</a>
聚會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過去魯凱族人在一起聚會,或是聊天時所唱的聚會歌。歌詞用了大量的無意義虛詞,演唱的方式是以男女對唱來進行。
<a href="http://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d27ae36d27aa6954c29b899afda0fe3" target="_blank">貼花檳榔袋</a>
貼花檳榔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66
袋為黑布製,袋表二側表紅底黑花邊。袋中間縫一草綠色麻布。另一塊藍底紅黑花邊正方布的二端縫於袋二側的花邊上,形成袋蓋。蓋上花邊與袋二側花邊均屬同一形式。
<a href="http://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91869027b6a2fcc29c0e70fa0aab9ce" target="_blank">皮檳榔袋</a>
皮檳榔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二塊鹿皮,用麻線縫成,呈四方形,袋蓋有皮條繡成的無眼人頭、矩形線條與半圓曲線,袋面以皮條繡成矩形,二對角線相交狀。袋分二層。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016b23958f3a729936b51ac9d4996c4" target="_blank">襪子</a>
襪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6
白麻布製,無綁帶,有一縫口。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136327a49b6e6d632ad9946ac927736" target="_blank">男披肩</a>
男披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6
藏品為一男披肩,是一塊藍布做成(許多地方已退色)三邊貼上寬3.4cm之毛線編花邊,此花邊以五條毛線辮子拼成二紅、二黃、一綠,其內圈釘有一圈圓白鐵片。在披肩二邊的頂端邊上之毛線辮延長10.0cm。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2abe39902dd0f39ddf8bc98d77f62d9" target="_blank">佩刀(連鞘)</a>
佩刀(連鞘)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6
刀與柄均為鐵打製成,單刃,柄一面有接縫。柄橫截面中空,呈橢圓形。鞘背木製,鞘面由四鐵條組成,二條並行,二條相交呈正反二凹形。鞘末端呈蛇頭狀,鞘上端有二鞘帶穿孔。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b50c97c8efebd83854ab86d2f164e7b" target="_blank">男裙</a>
男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6
黑布製,腰上有以綠色為主的線條幾何文,其下打密摺,腰二側有綁帶。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b54929de90a7101aaa2ee01f12e8374" target="_blank">豬牙圈帽</a>
豬牙圈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6
藏品乃豬皮為成一圈,用兩條紅色塑膠帶捆紮成,帽表帶豬毛,前方有三對牙鋒朝前的豬牙,以紅布與紅毛線紮緊,而中間的一對繫以綠帶。帽前方上緣以塑膠帶穿繫一豬尾。戴的資格:頭目、男人、捉熊的男人。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be13aee223b2f05db05374b7e8e3417" target="_blank">白色麻布男裙</a>
白色麻布男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6
為二塊白麻布拼縫成,無花文,具腰帶,腰下三處打摺。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c00e28fd418e329efa4ad5eccd90f60" target="_blank">葫蘆(破)</a>
葫蘆(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6
葫蘆連蒂,自頂端以下6.2cm處有一洞,洞長3.4cm,寬2.6cm,頸長12cm,自頸以下,逐漸粗大。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cdea75368a577e922487493d82a961f" target="_blank">單杯</a>
單杯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6
藏品為木製無紋飾,有二柄,杯口呈菱形。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ce5dcdcf8901d9177cdd0dd0dc02e4b" target="_blank">攪飯器</a>
攪飯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6
藏品為木製,呈黑色,鐮刀狀。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0db84b471f9e0c41a974291ae26ee2c" target="_blank">標槍</a>
標槍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6
標槍為套幹脫鏃式,鏃扁平,鋒作三角形,具三倒鉤,二倒鉤對立,鏃腳成圓錐中空狀,外纏麻繩,套在木桿上,槍頭為鐵製,槍桿為木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