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桐
探索2105筆資料
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全件以白麻線和黑、藏青棉線夾織而成。衣服前後各由十一條藏青色及五條白色之紋相間而成對襟無領無袖短上衣,其以菱形斜紋組織出橫條形紋、小菱形格狀紋、小三角形紋、魚骨形紋及小方形紋等紋樣,並於前襟靠內側下緣縫以兩顆白色四孔塑膠鈕釦,以及黑棉線編成的環狀紐帶。此件文物頸背稍有破損。
木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木偶為一直立人像,手僅剩半截且中空,上身長,頭略扁,周31.5cm臉扁平,鼻子突出,眼上有眉,眼圈及眉、嘴均以紅筆描畫,兩耳在臉之兩側,下巴尖,而突出。頭頂有一長2.0cm,寬4.6cm,厚1.2cm之方木塊,木塊下方有一圓孔,腹部中央有一圓孔為肚臍,腳為二三角形木塊,一大一小。
石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錛:一種向內砍刺﹑削平木頭的工具。柄長,體呈單斜面或雙斜面,頂端有斧刃。青銅錛始見殷商,春秋戰國時數量增多,有不少流傳至後代。亦稱為錛子﹑錛鋤。
檳榔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3
白色棉布製成倒梯形狀口袋,中央有一可上翻的袋蓋,裡層夾縫一等大之小口袋。整個檳榔袋袋身之正面、揹帶正面及袋蓋皆貼飾十字繡布,上面刺繡之紋樣為菱形、正方形、三角形、花葉形、直線形、曲折形、八角形等,色彩為黑、紅摻雜,揹帶尾端繫二顆鈴鐺,並綴飾流蘇。
刀鞘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黑色木製佩刀鞘,鞘頭呈尖形,鞘面有三小洞及幾裂縫,鞘背中有一脊,距底部11cm處有一對突出之小木塊,過此繞有幾道籐皮,並附一籐皮人字形編圓繩,長87cm,一端斷損。
泥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黑褐色泥製豬像,二耳外伸,二孔可見,眼為二小洞,鼻孔向前,嘴為一深溝,頸粗長,身部呈一長圓柱,尾直接連於身,短粗,下部可見肛門,為一深洞,四肢粗短。
陶碗(缺一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87
採集自蘭嶼北岸島西邊貝塚內,Jikanyoyan?同時出土者十餘件藏品經故宮鑑定製作年代;元代,製作地點:福建。
熔銀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此為陶製熔銀器,整體為一圓滑之長方形,器身高為3.5公分,其中央另塑一較小之長方形溝槽,以利盛裝熔銀之用。
護首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椰子皮做的由二張皮用籐皮繞綁法,綁緊二頭,另外一條籐片49.7cm長,穿左右二邊。
泥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泥偶為坐像,二腳破損,右手彎向前,左手彎向前,但較靠胸,手掌卻翻向外,二耳及孔明顯,二孔為眼,二直線溝為鼻孔,有一小橢圓孔為口。
男子綁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3
兩褲腳主要以紅黃黑藍白紫紅等毛線夾織花紋的織布貼縫在中間,由裡往外兩側分別再加縫紅黃綠紅及黑底白圓點寬窄不一之長布條,在褲身腰際另有紅綠黃紅之橫縫布條,最上為綁帶,綁帶尾端亦加縫紅綠黃紅布條方塊,並綴毛線流蘇,每邊褲腳各有四條黑色細帶。
祭祀用掘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棒呈圓形,中段較寬,上下較窄,棒頂刻有一同心圓木,中央有一圓點,掘棒前端刻有兩側相對之鏤空齒狀紋樣。
戰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黑色戰甲,表層以魚皮數塊用籐條縫合而成,裡層以竹條編織而成(人字形編法),邊上以籐條繞竹竿,對襟,無領無袖,前襟分成四部分,上部後方伸向前方,下部由後方旁側向前,背部上部橫九條竹竿,外繞籐條。
泥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泥偶為一具四腳及一尾之動物立像,最粗部份在腹部,頸及尾部較細,頭臉皆甚長,頭上有二粗而短之角,角下有二耳,左耳破損僅存一小孔,右耳向右方突出有一略呈三角形之小孔,眼為二橢圓之孔,分別在臉之側,鼻有二孔,嘴為一較深,而長之刻痕。尾下有一細長之肚門,腿粗而短。
頁面
地點
- (-) Remove 臺東縣 filter 臺東縣
- (-) Remove 臺灣 filter 臺灣
- 蘭嶼鄉 (664) Apply 蘭嶼鄉 filter
- 臺東市 (272) Apply 臺東市 filter
- 卑南鄉 (185) Apply 卑南鄉 filter
- 太麻里鄉 (153) Apply 太麻里鄉 filter
- 達仁鄉 (141) Apply 達仁鄉 filter
- 大武鄉 (108) Apply 大武鄉 filter
- 成功鎮 (85) Apply 成功鎮 filter
- 綠島鄉 (67) Apply 綠島鄉 filter
- 金峰鄉 (64) Apply 金峰鄉 filter
- 關山鎮 (62) Apply 關山鎮 filter
- 東河鄉 (50) Apply 東河鄉 filter
- 長濱鄉 (43) Apply 長濱鄉 filter
- 鹿野鄉 (22) Apply 鹿野鄉 filter
- 池上鄉 (14) Apply 池上鄉 filter
- 海端鄉 (13) Apply 海端鄉 filter
- 延平鄉 (7) Apply 延平鄉 filter
- 台東市 (3) Apply 台東市 filter
典藏者
- Internet Archive (1070) Apply Internet Archive filter
-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813) Apply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filter
-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135) Apply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filter
-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79) Apply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filter
- 國立臺灣大學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3) Apply 國立臺灣大學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filter
- 李道明 (2) Apply 李道明 filter
- 國立臺灣博物館 (1) Apply 國立臺灣博物館 filter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1) Apply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filter
- 數位島嶼 (1) Apply 數位島嶼 filter
授權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1079)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 (589)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158)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filter
- 著作權利所有-可用於本站提供的服務 (138) Apply 著作權利所有-可用於本站提供的服務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133)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filter
- 著作權利所有 (7) Apply 著作權利所有 filter
- 公眾領域標章(Public Domain Mark) (1) Apply 公眾領域標章(Public Domain Mark) fi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