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黃鱔藤
探索54筆資料
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人所演唱的歌謠,主要演唱於一般場合休閒聚會時,而非豐年祭之歌。由一婦女領唱眾人答唱,在答唱部份樂句呈現多聲部、多音性,是南部阿美典型的音樂型態。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婦女領唱之應答唱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所唱的歌謠,由女性領唱及答唱。這首是豐年祭當中所唱的歌謠,但應屬於中部阿美系統的豐年祭之歌。這些參與歌唱的婦女可能來自中部阿美部落,或者與中部阿美族群有婚姻的關係。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都蘭村阿美族傳統詞曲
都蘭阿美人最擅長的複音技巧,在這首歡樂歌milalaliu gami中淋漓盡致地把它們地域性的特質宣洩無遺,尤其是高亢亮麗的和聲與虛詞母音的運用,似乎隱約地訴說了阿美人社會強調的倫理秩序與共同參與的意識。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的歌謠,皆由婦女領唱及答唱,歌詞為發聲的虛詞,答唱部分為重複領唱部分的旋律而成,並且是以二個聲部的歌唱來進行的。屬於一般休閒性的歌謠。
招贅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馬蘭社阿美族卑南群傳統詞曲
為有Dadugem(龍葵)的人家用龍葵來招贅。龍葵為阿美族人最愛吃的家常菜,這曲將女孩子比喻為龍葵,因為阿美族人不以花來形容女孩的美貌,而以龍葵來比喻女孩的實在與日常的最愛,以吸引男人入贅。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豐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台東鎮馬蘭里的阿美族,在夏季所舉行的祭典活動時所演唱的歌曲,由一人領唱,眾人隨之應唱,是代代傳承下來的,歌曲中有讚美、有歡慶、有勉勵、有與神靈間的對話和溝通。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由一位男性長老領唱,眾人答唱,歌詞為發聲的虛詞,領唱部分旋律的變化較多,答唱部分則採一致不變的旋律回應。
老人教青年送客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馬蘭村阿美族傳統詞曲
LAGAZAU是一種豐年祭將結束時所要跳的送客舞。在豐年祭期間,老年人會教剛從青年組BAGALOGNAI升上青年組KABAR的年輕人跳這種舞,這也是老年人的榮譽和責任。KABAR學舞時一定要戰戰兢兢地學習,否則老人們也會板起臉來訓斥他們一番。
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歌謠。這首歌謠屬一般休閒場合時演唱的歌謠,由一婦女領唱眾人答唱,呈現多聲部的表現,這種演唱方式是南部阿美最具代表性歌唱方式。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多聲部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台東鎮馬蘭里的阿美族所演唱的多聲部歌謠,阿美族工作的時候,身處大自然之中,因此常會隨著心境哼唱歌謠。不僅可以慰藉自身軀體的勞累,同時也可以鼓舞一同工作的夥伴。又因為勞動的工作非常辛苦,所以並沒有辦法多花腦筋加入歌詞,多半只是隨著心境即興變化旋律,偶而加入唸詞助興。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所唱的歌謠,由女性領唱及答唱。這首是豐年祭當中所唱的歌謠,但應屬於中部阿美系統的豐年祭之歌。這些參與歌唱的婦女可能來自中部阿美部落,或者與中部阿美族群有婚姻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