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黃鱔藤
探索82筆資料
佩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1
全套阿美族巫師祭服包括:頭飾帶(20735)、上衣(20736)、內裙(20737)、外裙(20738)、綁腿布(20739)、佩袋(20740)、頭飾鍊(20741)、臀鈴(20742)等。材質為化纖及棉布混合,車縫,徐玉蘭製作。
銀肩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0
由15塊長方形銀片,以7條銀鍊串成,末端以二蝶形銀片相扣,每一銀片上皆有一紅色小珠及紋飾。
頭卷(salilit)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1
全套豐年祭女子祭服包括:頭卷(20722)、女上衣(20723)、內裙(20724)、外裙(20725)、佩袋(20726)、綁腿布(20727)、頸飾(20728)、腰飾(20729)、頭簪(20730)、煙斗(20731)、項鍊(20732)、環形頭飾(20733)、小鈴鐺(20734)、等。
頭卷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1
全套豐年祭男子祭服,包括:頭卷、男上衣、男裙、腰帶、綁腿褲、後巾、腰飾帶、佩帶、頭飾帶、腰鈴、頸飾等。
棉質,約二十尺,民國六十年徐玉蘭之子參加豐年祭時製作。刺繡部分為徐玉蘭的姨媽在其舅舅成年禮時(民國七年)所繡,可取下沿用作為貼飾。
披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0
四瓣花形以盤扣相繫,以黃色為主色,飾以花形刺繡亮片及白、黃、籃、綠小圓珠及流蘇,另有七條長布帶飾以圓珠,流蘇垂下來。
籐編飯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以籐為材,斜紋編法,長方形狀,修緣以夾條縫紮,上下底座環以竹條縫邊鞏固其形,另於盒頂兩側綁以魚線作為提繩。盒底略有折損。
內裙(talip)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1
全套豐年祭女子祭服包括:頭卷(20722)、女上衣(20723)、內裙(20724)、外裙(20725)、佩袋(20726)、綁腿布(20727)、頸飾(20728)、腰飾(20729)、頭簪(20730)、煙斗(20731)、項鍊(20732)、環形頭飾(20733)、小鈴鐺(20734)等。
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0
半圓形狀,上綴有紅、黃、綠等色花飾,底邊長25.0cm,下有穗子,兩邊以紅布為帶。
頸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1
全套豐年祭男子祭服,包括:頭卷、男上衣、男裙、腰帶、綁腿褲、後巾、腰飾帶、佩帶、頭飾帶、腰鈴、頸飾等。
市售成品。
頭飾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1
全套豐年祭男子祭服,包括:頭卷、男上衣、男裙、腰帶、綁腿褲、後巾、腰飾帶、佩帶、頭飾帶、腰鈴、頸飾等。
為民國六十年徐玉蘭之子參加豐年祭時所用,為徐玉蘭綜合舊材料製作。
佩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1
全套豐年祭女子祭服包括:頭卷(20722)、女上衣(20723)、內裙(20724)、外裙(20725)、佩袋(20726)、綁腿布(20727)、頸飾(20728)、腰飾(20729)、頭簪(20730)、煙斗(20731)、項鍊(20732)、環形頭飾(20733)、小鈴鐺(20734)等。
腰飾(tfoy)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1
全套豐年祭女子祭服包括:頭卷(20722)、女上衣(20723)、內裙(20724)、外裙(20725)、佩袋(20726)、綁腿布(20727)、頸飾(20728)、腰飾(20729)、頭簪(20730)、煙斗(20731)、項鍊(20732)、環形頭飾(20733)、小鈴鐺(20734)等。
腰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1
全套豐年祭男子祭服,包括:頭卷、男上衣、男裙、腰帶、綁腿褲、後巾、腰飾帶、佩帶、頭飾帶、腰鈴、頸飾等。
棉線低機織成,為徐玉蘭先生的姨媽在其先生成年禮時(民國二十五年)所製作。
男用繡花圍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方形黑布,右下方繡有多彩之線條與華美紋飾。此裙僅為男子於舞蹈場合所穿,其穿法係以左上右下之傾斜方式,垂繫於腰右後,如此可露出右腿後側的結實肌肉,以供女子作為擇偶之參考。
綁腿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1
全套阿美族巫師祭服包括:頭飾帶(20735)、上衣(20736)、內裙(20737)、外裙(20738)、綁腿布(20739)、佩袋(20740)、頭飾鍊(20741)、臀鈴(20742)等。材質為化纖及棉布混合,車縫,徐玉蘭製作。
頭簪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1
全套豐年祭女子祭服包括:頭卷(20722)、女上衣(20723)、內裙(20724)、外裙(20725)、佩袋(20726)、綁腿布(20727)、頸飾(20728)、腰飾(20729)、頭簪(20730)、煙斗(20731)、項鍊(20732)、環形頭飾(20733)、小鈴鐺(20734)等共13
銀額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0
由11塊圓形銀片,以5條銀鍊串成,最外一條銀鍊上還綴以方形小銀片製的飾品,末端以二盾牌形銀片相扣,每一銀片上似皆有一粉紅色小珠飾物,但多脫落,僅餘三顆。
銀肩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0
由15片銀質長方形薄片組成,中間串以8條銀練,其中中間四條繫於銀片寬面的四洞中以便連接。外側兩條綴有8個銀質小飾物。銀片上多數鑲有二紅色圓形飾品,但有些已脫落。鍊條以兩片蝶形銀片相扣,銀片上亦鑲有一紅色圓形飾品,但其一已脫落。
男用綁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1
全套豐年祭男子祭服,包括:頭卷、男上衣、男裙、腰帶、綁腿褲、後巾、腰飾帶、佩帶、頭飾帶、腰鈴、頸飾等。
材質為化纖及棉布混合,為民國六十年徐玉蘭之子參加豐年祭所穿,為徐玉蘭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