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黃鱔藤
探索2931筆資料
春日第十五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雖然仍以「祭」為主軸,但因為歌曲後回到人域的「我」,因此有從 「靈域」回到「人域」的意涵,亦有近儀式尾聲整隊的意思。
譯詞:天上的群靈啊,是我在這裡,與我們同在這裡吧,祭,祭,祭,我在這裡,是我,是我,是我在這裡祭,是我,是我在這裡,是我。
春日第十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部落的「成年禮」結束後,到爐主家招待年輕人及老人,室內坐著老人,室外有年輕人唱跳著,此曲乃室內老人唱的歌,老人會邊唱邊踏右腳,由於是老人的歌,因此速度不快緩且有力度之呈現。
春日第十二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乃慰問、驅邪、祝賀時唱的歌,藉著向神靈的祭祀,祈求達到安慰人心,怯除身體穢氣,及祝福的功能。
譯詞:群靈啊,在天地之間祭的人是我,天地間的我,在天地間祭,群靈啊,我對著天,在天地之間祭,是我啊,祭的是我,在天地間祭,我對天上群靈於天地間祭,是我,祭的是我,在天地間祭。
春日第八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結束之歌,用於豐年祭的退場,集體式邊唱邊跳出場。
譯詞:群靈是我,在天地之間的我,靈我在這裡,對群靈,群靈與我同在,是我,我在這裡,天啊,在我這向群靈,在天地之間的我,是我,我在這裡。
樂和第七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娛靈的歌曲,當群靈降臨祭場,每個人在邊舞邊歌,旋轉的圓圈中,一一向圈內無形的群靈巡禮,在不同的角落,再三強調,自己在此獻祭的真確性,尋求與群靈的合諧,以達到祭儀的目的。
樂和第八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期待祭完後,有人為了完成祭儀而分享宴靈的米酒,為了珍惜喝到的酒,所以告知大家,經過祭儀的米酒,是有靈氣的,所以喝的數量是有限的,必須以謹慎感恩的心去喝,接著又再一次強調,對祭儀的忠誠度。
春日第一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稱為「patakus」(報訊息或報佳音)即前往鄰近部落報訊息時,在路上邊跑邊唱的歌。
譯詞:天上群靈請降臨到我這裡,群靈啊,是我在天地之間,是我在這裡,是我,是我在這裡。
樂和第一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部落豐年祭唱的歌,主要是對著天做宣告式的承諾「是我,我在這裡」以表示自己的存在。
譯詞:在天上的靈啊,我在此對天呼喚,群靈和我們同在,天上的靈啊是我在此,向著天的是我,是我在這裡,在此的是我對著天上的靈是我們,是我,我在這裡。
樂和第九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表白向天地之間群靈獻祭的是我,再強調自己存在的事實,為了一年一次群群靈相遇的日子而落淚,群靈中有已故的家人之靈、祖靈….等令人思念的親人,因勾起昔日情境與情緒而傷心落淚,除此也強調宴靈的目的,說出為群靈準備飯與祭品的心意,並強調是我在此為群靈獻祭。
樂和第十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拜訪之歌」是豐年祭期間到每一家去討酒喝時唱的,並非只為了喝酒,而是為此家戶的祖靈及已故家人的靈,一起共享可建構靈與靈間之路的酒,表示大家都在一起,為此戶之靈娛靈,上一段乃老人未喝酒前坐下來唱的歌。下一段則是以坐下來的老人邊喝邊唱的歌曲,通常會配合節奏有身體律動。
春日第九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乃另一首「結束之歌」,是男女一起唱跳的歌,牽手方式乃左右間隔一人牽手,節奏由慢漸快,直到累了或快結束,再回到輕緩的節奏,一般仍視領唱者掌控會場的氣氛與秩序。
春日第三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進入豐年祭會場時唱的歌,唱了此曲就表示豐年祭正式開始。可視為呼喚神靈之歌。
譯詞:天上的群靈啊,向你們祭呀,群靈啊,向上祭祿們呀,祭,祭,我在這兒祭呀,群靈啊,降臨在我這裡,是我,我在這裡啊,在我這裡,是我,我在這裡,祭,祭。群靈啊,下來與我同在一起,是我,我在這裡。
春日第十一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豐年祭中,娛靈的場域唱的,是為了已降臨的群靈作巡禮時唱的,邊唱邊跳,曲調淒淒的,令人有落淚的情緒。
譯詞:群靈啊,我們在天地之間祭你們,祭,祭,我在這裡祭,群靈是我,我在祭,我在這裡祭,我在這裡,是我在祭,祭的人是我,我在這裡,是我在祭,祭的人是我。
頁面
地點
- 花蓮縣 (1071) Apply 花蓮縣 filter
- 臺灣 (742) Apply 臺灣 filter
- 光復鄉 (605) Apply 光復鄉 filter
- 豐濱鄉 (228) Apply 豐濱鄉 filter
- 臺東縣 (80) Apply 臺東縣 filter
- 台東縣 (54) Apply 台東縣 filter
- 成功鎮 (45) Apply 成功鎮 filter
- 吉安鄉 (43) Apply 吉安鄉 filter
- 瑞穗鄉 (42) Apply 瑞穗鄉 filter
- 臺東市 (31) Apply 臺東市 filter
- 台東市 (30) Apply 台東市 filter
- 壽豐鄉 (25) Apply 壽豐鄉 filter
- 玉里鎮 (25) Apply 玉里鎮 filter
- 東河鄉 (24) Apply 東河鄉 filter
- 富里鄉 (3) Apply 富里鄉 filter
- 關山鎮 (2) Apply 關山鎮 filter
- 五峰鄉 (1) Apply 五峰鄉 filter
- 新竹縣 (1) Apply 新竹縣 filter
- 臺北市 (1) Apply 臺北市 filter
典藏者
-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320) Apply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filter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497) Apply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filter
- Lafayette Digital Repository (43) Apply Lafayette Digital Repository filter
-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17) Apply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filter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4) Apply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filter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11) Apply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filter
- 中央研究院 (9) Apply 中央研究院 filter
-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6) Apply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filter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5) Apply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filter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2) Apply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filter
-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2) Apply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filter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 Apply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filter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Apply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filter
- 屏菸原民館 (1) Apply 屏菸原民館 filter
- 李筱峰 (1) Apply 李筱峰 filter
- 詒古原工坊 (1) Apply 詒古原工坊 filter
授權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165)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filter
- 著作權利所有 (649) Apply 著作權利所有 filter
- 拉法葉學院數位資料使用指南 (43) Apply 拉法葉學院數位資料使用指南 filter
- 著作權利所有-可用於本站提供的服務 (39) Apply 著作權利所有-可用於本站提供的服務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1)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filter
- 公眾領域標章(Public Domain Mark) (9) Apply 公眾領域標章(Public Domain Mark)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filter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version 1.0) (1) Apply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version 1.0)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 (1)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 fi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