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豆種植的農事管理
探索1143筆資料
讚美神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當病人甦醒之後,就由老巫師帶領眾巫師一面跳舞,一面演唱這首muRbu tu tazusa,以感謝神靈的庇佑。同一段曲調,歌詞共反覆三次,有意義的歌詞只在每一段的前半句。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團體共鳴式的合聲,到中段成為聯唱方式,並且搭配了跳動的舞步,響亮的鈴鐺聲以及族人的歡呼聲帶入了歌曲的高潮配合著大踏步。
思念祖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撒奇萊雅族的祭典非常多,每個月分都有固定的祭典,是一個非常慎終追遠的族群。這首歌曲描述著思念祖先或過世長輩的情景,有時長輩會唱給晚輩聽,說著以前老人家如何照顧他們、養育他們,和教育他們,同時也告誡後輩,要謹記祖先的教訓,要將祭祀的習俗與觀念,代代傳承下去。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此段錄音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著重於收錄祭場中正在談話族人的聲音,歌曲聲反而較遠且不清楚,以紀錄更多祭典呈現的方式。第二部份以歌曲為主,第一段樂句領唱六拍答唱五拍,第二段樂句領唱三拍答唱三拍。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此首屬等質性旋律,領唱與答唱皆為四拍,在不斷重複中會在領唱時作些微變化。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此首謠是由兩首組合一起的,第一首由多位年齡階級一起領唱,組成的兩樂句分別為,兩拍領唱四拍答唱,及七拍領唱五拍答唱,此兩段都可以重複的歌唱。第二首謠在第一首結束呼喊後緊接著出現,也是由兩段樂句組成,都是領唱兩拍答唱兩拍共四拍的較短旋律。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8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以婦女領唱與答唱為主。此類歌曲由於旋律性變化多好聽優美,舞步也變化大,易受婦女喜愛。此首由兩樂句組成,第一段領唱十四拍答唱六拍,第二段領唱四拍答唱四拍。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1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值得一提的是,答唱跟不上領唱的長老,大家對都不太熟悉,只有領唱五拍答唱四拍這個樂句大家比較熟悉,他們還在學習其他部落的曲子。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4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的現場錄音。由男性年齡階級領唱,眾人答唱,婦女還未參與歌舞。領唱樂句雖為六拍,但在反覆中會有變化,是為變形,而答唱樂句則是固定的六拍。
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的阿美族非正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在鏡頭上可以看到裴德神父和呂教授合影,培德神父是法國人類學博士,師承著名學者李維斯托,而裴德神父對於葛瑪蘭族和阿美族部落做了很多的研究,此曲是一首婦女領唱的歌曲,隊伍行進的方向是以順時今方向來進行,此段落有原地右腳向後踏歩然後左腳向左移動,又
頁面
地點
- 花蓮縣 (1140) Apply 花蓮縣 filter
- 臺灣 (600) Apply 臺灣 filter
- 豐濱鄉 (267) Apply 豐濱鄉 filter
- 花蓮市 (137) Apply 花蓮市 filter
- 壽豐鄉 (66) Apply 壽豐鄉 filter
- 玉里鎮 (62) Apply 玉里鎮 filter
- 秀林鄉 (62) Apply 秀林鄉 filter
- 瑞穗鄉 (57) Apply 瑞穗鄉 filter
- 富里鄉 (57) Apply 富里鄉 filter
- 吉安鄉 (57) Apply 吉安鄉 filter
- 新城鄉 (53) Apply 新城鄉 filter
- 萬榮鄉 (41) Apply 萬榮鄉 filter
- 鳳林鎮 (18) Apply 鳳林鎮 filter
- 卓溪鄉 (14) Apply 卓溪鄉 filter
- 光復鄉 (10) Apply 光復鄉 filter
- 仁愛鄉 (3) Apply 仁愛鄉 filter
- 南投縣 (3) Apply 南投縣 fi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