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萵苣的農事管理

山萵苣的農事管理

山萵苣與辣椒一同種植
阿美族
農耕知識
哈拉灣部落|花蓮縣
探索497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8a23889338938cf04cac3543a01eea7"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5)</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婦女領唱,領唱十一拍答唱五拍、領唱三拍答唱一拍、領唱兩拍答唱兩拍。第二首歌部份青年年齡階級領唱,是由領唱答唱各四拍的等質拍節構成。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8b7ca71d54e26ecaff9d3b4bd4a0d07"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49)</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4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男性年齡階級領唱眾人答唱,婦女未參與。第一段樂句領唱六拍答唱三拍,第二段領唱一拍答唱三拍,答唱長於領唱的樂句型態少見於豐年祭中使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b91e662de0246196f23b8fa36259c9f"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9)</a>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個二拍為一單位的舞蹈動作,不過在族人高唱高亢的時候會有用右腳用力跺地,甚至於蹲下來強調重節拍的動作產生,片中也會看到青年領袖階級以上的長老會到場中央來指揮年輕階級族人要用心努力的跳舞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bba8bcbb5e4341532a8f473cba895ae"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11)</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1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旋律變化多樣,由四段旋律構成,只有領唱兩拍、答唱三拍這個樂句可以重複;其他三個接不可重複,分別是領唱十一拍、答唱五拍、領唱十一拍、答唱五拍、領唱五拍、答唱六拍。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bbe4c3c5cd5ed504c3426e5e783e57f"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之歌</a>
阿美族豐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呂炳川在獲得日本藝術祭大獎的唱片專輯當中,也用了這首歌做為阿美族音樂的代表例子,他對這首歌的解釋是:「這是部分以假生唱法所唱的歌,除阿美族以外,其他種族都沒有假聲唱法。這是老人們在集會所中所唱的歌,而青年們則在外面跳舞。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c15a168982bb8ee2cdcfe2f0c6f5776" target="_blank">豐年祭</a>
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c4de9efa969590efb2a1eeaf93c2ba8" target="_blank">豐年獎懲歌 (2)</a>
豐年獎懲歌 (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豐濱部落唱完祭祖歌謠後,即開始跳malikuda(豐年祭舞)到早晨。當跳到黎明天將亮時,就舉形paiwa(青年獎懲),這兩首歌謠就是當時所演示的歌謠。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c7afc147c9e0b65fcf735f7b7bd0d7c"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6)</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這首歌領唱答唱的旋律長度相同,但是在重複的時候領唱會有些許變化,此種較為等質性的豐年祭歌較為少見。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d0e60e960b5fd343898edbb5d7cf7e9" target="_blank">那魯灣之歌</a>
那魯灣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d6c3d10fb16141e890f58312d03f2ec"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錄音的開始晚了一秒鐘。由女性領唱,帶領眾人合唱,眾人團結的有力簡潔的歌聲,充分顯示出族人的團結。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dbceaa5699cfe456102861f67e4119d" target="_blank">山地鐘聲</a>
山地鐘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b0360bcb8038a7ae488039860c52ea3" target="_blank">豐濱阿美族豐年祭前歌舞歌謠</a>
豐濱阿美族豐年祭前歌舞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是豐年祭歌舞活動之前,頭目帶領長老在集會所或歌舞祭場演唱的歌謠,這時大家都在籘編或竹編的席子上,圍坐在一起歌唱。歌唱為應答式唱法,由頭目一人領唱,並即興的加入歌詞,眾人則以發音的虛詞答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b511319fd92b4849ed147325e63a9a4" target="_blank">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a>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文化村歌唱及表演的錄音,這首歌是阿美族社會中流行的一首創作歌謠,演出當中有一位男性一邊打鼓一邊歌唱,另有女性伴隨著跳竹竿舞,錄音當中可以明顯的聽到竹竿敲擊的節奏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cf2840df60e624fe60c0d5461adcc14" target="_blank">阿美族長老、婦女領唱</a>
阿美族長老、婦女領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5年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收穫祭歌舞。接著31-4。長老來領唱,隊伍向順時針方向旋轉,大家是以相鄰兩人牽手的方式運行,兩拍子的舞步。舞步有時可兩拍有時可四拍,視領唱的人怎麼唱。結束時或是唱至最高音時會高聲呼喊「嗚」,用來表示一種呼應,並不是人和時候可以呼喊的。然後換女孩子來領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cf420297f996e216ccead2f7af6f0bd" target="_blank">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a>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的歌謠,歌曲採應答式唱法,一人領唱,眾人答唱。領唱部分的旋律線長,起伏變化較大,答唱部分則樂句短,旋律穩定而少變。與豐年祭歌謠相類似,但是因為拍節速度不明顯,舞蹈性不強,為非舞蹈性的祭儀歌謠。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d058017b47347732a7e25e0dd6d6c72" target="_blank">豐濱阿美族娛樂性歌謠</a>
豐濱阿美族娛樂性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由女性參與領唱與答唱,是屬於休閒、娛樂性的歌謠。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d2141c0c721aea036f2dc4c69d25fdc"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0)</a>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個四拍為一單位的舞步,而此曲是由年輕總管階級所領唱的一首原住民歌曲,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一首以四拍為一單位的舞蹈呈現方式,有些時候會在第二拍使用蹲下用力跺腳的方式來強調,有時候則會使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d2310bde4fda5129e57b7754589e837" target="_blank">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a>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的豐年祭歌,旋律有兩段,領唱者一氣呵成連著唱,答唱者有高聲呼叫的聲音,這是在旋律進行到高潮時候的一種呼喊,按照通則,這種呼喊的方式有二:一是旋律的最高點,另則是歌唱結束時。這個錄音記錄的呼喊聲有點刻意與牽強。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d2aa016abf033665778e5cb5d98a91c" target="_blank">豐濱阿美族豐年祭結束階段歌謠</a>
豐濱阿美族豐年祭結束階段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主要是由男性來演唱,以中部海岸阿美的習俗而言,只有在豐年祭結束的時候,才有女性的參與演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1280f6735b5ba239479e1eb93461bdc" target="_blank">歡樂歌</a>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16dd79ba38f3c662fbe31ad5092461e" target="_blank">豐濱阿美族敘事歌謠</a>
豐濱阿美族敘事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由女性一人獨唱。阿美族歌謠大多以群體性參與的方式來表現,獨唱的歌謠很少,這首夾唱夾敘的歌謠,有比較濃厚的敘事性內容,是一首敘述她種植作物的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a2035625aa86f72ff3dd7226b52dfdc"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1)</a>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個四拍為一單位的舞步,在歌舞結束的時候會用呼喊的方式來做一個結束的呈現,而此曲是由年輕總管階級所領唱的一首原住民歌曲,在阿美族中年輕總管以上階級族人日後會晉升成為長老,他們的歌唱實力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d36412356a9622fdd3a8fa3a97a1812" target="_blank">豐濱阿美族娛樂性歌謠</a>
豐濱阿美族娛樂性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由一位男性領唱,眾人答唱。領唱旋律線很長,答唱部分則是重複領唱的旋律再唱一遍。是屬於休閒、娛樂性場合的歌謠。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0cf36a2a4336473798cfdf2ea7ed010" target="_blank">回家鄉</a>
回家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