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萵苣的農事管理
探索497筆資料
招贅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馬蘭社阿美族卑南群傳統詞曲
為有Dadugem(龍葵)的人家用龍葵來招贅。龍葵為阿美族人最愛吃的家常菜,這曲將女孩子比喻為龍葵,因為阿美族人不以花來形容女孩的美貌,而以龍葵來比喻女孩的實在與日常的最愛,以吸引男人入贅。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豐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台東鎮馬蘭里的阿美族,在夏季所舉行的祭典活動時所演唱的歌曲,由一人領唱,眾人隨之應唱,是代代傳承下來的,歌曲中有讚美、有歡慶、有勉勵、有與神靈間的對話和溝通。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由一位男性長老領唱,眾人答唱,歌詞為發聲的虛詞,領唱部分旋律的變化較多,答唱部分則採一致不變的旋律回應。
老人教青年送客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馬蘭村阿美族傳統詞曲
LAGAZAU是一種豐年祭將結束時所要跳的送客舞。在豐年祭期間,老年人會教剛從青年組BAGALOGNAI升上青年組KABAR的年輕人跳這種舞,這也是老年人的榮譽和責任。KABAR學舞時一定要戰戰兢兢地學習,否則老人們也會板起臉來訓斥他們一番。
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歌謠。這首歌謠屬一般休閒場合時演唱的歌謠,由一婦女領唱眾人答唱,呈現多聲部的表現,這種演唱方式是南部阿美最具代表性歌唱方式。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多聲部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台東鎮馬蘭里的阿美族所演唱的多聲部歌謠,阿美族工作的時候,身處大自然之中,因此常會隨著心境哼唱歌謠。不僅可以慰藉自身軀體的勞累,同時也可以鼓舞一同工作的夥伴。又因為勞動的工作非常辛苦,所以並沒有辦法多花腦筋加入歌詞,多半只是隨著心境即興變化旋律,偶而加入唸詞助興。
苓雅第三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宴靈之歌曲,主要是由下而上對天上群靈的祭祀,彰顯祭祀的誠意,強化祭儀的指向性。
譯詞:祭,祭,天上的群靈啊,在,祭,祭,是我,祭,是我在祭,在,祭,祭,我在這裡,天上的群靈啊,在此的是我,群靈啊,是我,我在這裡,是我,是我在祭,祭,祭,祭,祭,祭,祭,是我,是我在這裡。
樸石閣第五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豐年祭進場歌曲,以喚靈降臨與我們同在一起,藉歌舞的進行為豐年祭開啟序幕。
譯詞:天上的群靈啊,天地之間我們都在一起,是我,我在這裡,群靈啊,我們都在一起,是我,祭,天上的群靈啊,是我,我在這裡,天地之間的群靈啊,是我,是我在這裡,在天地之間的我,是我,我在這裡。
頁面
地點
- 花蓮縣 (402) Apply 花蓮縣 filter
- 豐濱鄉 (228) Apply 豐濱鄉 filter
- 台東縣 (54) Apply 台東縣 filter
- 台東市 (30) Apply 台東市 filter
- 玉里鎮 (25) Apply 玉里鎮 filter
- 瑞穗鄉 (24) Apply 瑞穗鄉 filter
- 吉安鄉 (21) Apply 吉安鄉 filter
- 東河鄉 (17) Apply 東河鄉 filter
- 成功鎮 (7) Apply 成功鎮 filter
- 光復鄉 (2) Apply 光復鄉 filter
- 富里鄉 (2) Apply 富里鄉 filter
- 五峰鄉 (1) Apply 五峰鄉 filter
- 新竹縣 (1) Apply 新竹縣 filter
族群
典藏者
- (-) Remove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filter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