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萵苣的農事管理
探索497筆資料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2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較為和諧的合唱曲,其中配著族人高聲的歡呼。歌曲的後半段有特別的合音方式。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男性阿美族人高亢的開頭領唱,引出眾人低音部合聲,配合著腳踏在大地上的重重步伐,慶祝著從大地所獲得的豐收。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一開始由女性領唱,中間穿插著女性高亢而獨特的高音合聲,錄音中斷有些微碰撞的聲音。男性族人有默契的聯唱。
歡迎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人是非常好客的族群,如歌詞所言:「歡迎你到我家來做客,我的家豆在豐濱鄉磯崎部落,是在部落路上的北邊。你們認為我是誰,我的名字叫karo',如果你們有空,請到我家來做客,雖然家裡沒有任何東西可招待,但請不要失望,總會有一杯酒來招待你們。」
Karoplay之歌 童謠:放牛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奇美部落阿美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過去奇美部落阿美族人所演唱的童謠,此曲的內容主要是說:朋友們等等我,我們大家一起到那裡放牛,並且一起吃agalulen、alumet、galubiai等不同的果實。
瑞穗鄉奇美村阿美族豐年祭adawangay年齡階級之歌說明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明立國老師與呂炳川教授於花蓮縣瑞穗鄉奇美村一個古老的秀姑巒阿美族部落錄音。內容是在錄音之前與族人討論的一段對話,賴雲義老師以日文向呂炳川教授介紹將演唱的歌曲內容,主要是以成年階級adawagngay演唱為主的歌曲。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的歌謠,音樂的形式風格與豐年祭歌謠相同,但是因為節奏感不明顯,所以不適合配合舞蹈的進行。歌唱當中領唱者在一段旋律尚未結束之際,答唱部分就緊接而起,形成兩種音型交錯的多音性現象。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4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的現場錄音。此首祭歌由兩段樂句組成,第一段領唱五拍或六拍,答唱四拍。第二段領唱與答唱皆為三拍。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4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的現場錄音。此首祭歌由兩段樂句組成,亦可說第二段樂句為第一段樂句的變形,兩段樂句的領唱與答唱皆為四拍,屬於等質性拍節的結構。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婦女領唱,旁有小孩參與。第一段樂句領唱八拍答唱五拍,第二段領唱三拍答唱一拍,第三段則是領唱答唱各兩拍。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團體共鳴式的合聲,到中段成為聯唱方式,並且搭配了跳動的舞步,響亮的鈴鐺聲以及族人的歡呼聲帶入了歌曲的高潮配合著大踏步。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此段錄音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著重於收錄祭場中正在談話族人的聲音,歌曲聲反而較遠且不清楚,以紀錄更多祭典呈現的方式。第二部份以歌曲為主,第一段樂句領唱六拍答唱五拍,第二段樂句領唱三拍答唱三拍。
頁面
地點
- 花蓮縣 (402) Apply 花蓮縣 filter
- 豐濱鄉 (228) Apply 豐濱鄉 filter
- 台東縣 (54) Apply 台東縣 filter
- 台東市 (30) Apply 台東市 filter
- 玉里鎮 (25) Apply 玉里鎮 filter
- 瑞穗鄉 (24) Apply 瑞穗鄉 filter
- 吉安鄉 (21) Apply 吉安鄉 filter
- 東河鄉 (17) Apply 東河鄉 filter
- 成功鎮 (7) Apply 成功鎮 filter
- 光復鄉 (2) Apply 光復鄉 filter
- 富里鄉 (2) Apply 富里鄉 filter
- 五峰鄉 (1) Apply 五峰鄉 filter
- 新竹縣 (1) Apply 新竹縣 filter
族群
典藏者
- (-) Remove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filter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