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探索41筆資料
我在哭(失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拉阿魯哇族的情歌,但詞中之意在說明一位女子等她心愛的人等了一個月,也哭了一個月,仍等不到心愛的人。長輩問她為什麼哭了,她卻掩飾心中的苦說是被草刺到了,長輩則勸戒她說:「不要想了,有丈夫也是一種負擔,想開一點吧!」
搖籃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桃源鄉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是屬於sahli mamaini童謠類的一首搖籃曲。歌中描述一祖父(名叫'erengan,當工友)很想抱別人的小孩逗弄。這首歌也反映出拉阿魯哇族和布農族混居的情形很普遍。
拿阿布開玩笑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婦女們平常相聚時,拿一個叫阿布的肥胖女人開玩笑的歌。他們取笑阿布大屁股,且肉太多長成肉繭。由於歌詞排列是以「頂真」風格為結構基礎,因此詞意並不重要,族人也僅略知其中的某些詞意。
跳舞(聖貝祭祭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首祭歌分為許多小節
(1)祭典中大家一起跳舞,一拉手就永不停止,之前很辛勤地釀很多酒,雖然釀了很多,仍來不及給人喝。
(2)到了晚上人愈來愈少,年輕人還是很快樂的跳舞,老人不跳了就換年輕人跳。
(3)吹模仿山羌的竹笛,山羌就會愈來愈多。
鳥吃果樹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桃源鄉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和前一首歌alukakikita(懷舊之歌)是同一曲調,屬於相同一組的歌謠。從樂曲的結構上來看,全曲可分成六段,每段又可分成前後兩個樂句,後樂句的歌詞是前樂句歌詞的反覆,因此該曲也是有節形式的歌曲。從歌詞的內容上來看,全曲共可分成三部份。
男短裙(玩笑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男女生互開玩笑之歌,跳舞時女生取笑男生的圍裙褲tapisimu不平整,讓人看到屁股和大腿了,男生則取笑女生的裙子雖然長過膝,但前後兩片,側邊開開,也一樣被看到了。
數人數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祭典中頭目用一種叫ta-lon的茅草算人數,邊唱邊數,每數一個人就折斷一次,此歌數到十為止。這種以人類最基本、最簡單的方式來數數的原則,我們也常見於台灣及其他南島語族的原住民中。
重逢敘舊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共分五段,每一段都複唱一次。前三段是久未見面的朋友重逢,主人希望客人不要留下閒話,客人則加以保証絕不會如此做。後兩段則是獨立的內容,一是孤兒感嘆自己身世可憐,一是當兵的男子被火車的煙燻到,有感而發覺得自己很可憐。
山芋(聖貝祭祭前歌之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排剪社與雁爾社傳統詞曲
(1)在聖貝祭開始之前,族人先歌頌祭典及生活中數種重要植物,其中有祭典時做護身符的植物,平時做舂米木杵的樹木,還有征戰中會使迷路的人停留的植物,和一種會提醒族人敵人將要來的開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