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探索22筆資料
有若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甲仙鄉阿里關平埔族傳統詞曲
阿里關地區所唱的wu a iyang,不管曲調語法或歌詞的運用,都與六龜地區平埔族人所唱的「水金」一模一樣。但阿里觀地區並沒有所謂的「水金」的說法,或許是每段歌詞的最後一節歌詞中,都唱了「有若影」,而產生了這種歌名。基本上,它是一首平常族人飲酒時所唱的「飲酒歌」。
敬番太祖祭品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是由尪姨在公廨內,向太祖敬奉祭品檳榔、酒、香煙的祭歌。如果我們拿這首歌與鄰近而屬同一支系的阿里關族人所唱的祭品之歌來作比較,我們會發現真有天壤之別。族人慣用的歌謠語法,在此也很難相比擬。
祭品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關山村大武壠族傳統詞曲
陳有福所唱的祭品之歌,完全是金枝葉的翻版,因為這首歌是他向金枝葉所學的。在金枝葉年歲已大及嗓音漸弱時,有陳有福的接續,在歌謠的傳承上是值得欣慰的。
加拉瓦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甲仙鄉阿里關平埔族傳統詞曲
陳有福所唱的祭品之歌,完全是金枝葉的翻版,因為這首歌是他向金枝葉所學的。在金枝葉年歲已大及嗓音漸弱時,有陳有福的接續,在歌謠的傳承上是值得欣慰的。
太祖的內心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首太祖的內心歌,是由原擔任佛祖壇的尪姨劉清秀在所謂的太祖感應之後,學會了這首歌。據她自己的說法,這是太祖在看到族人將失掉甚久的祭儀及祭歌,再重新找回來,太祖非常高興而唱了這首內心歌。詞意劉清秀自己也無法逐字解釋,只說明了大意而已。
祭品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甲仙鄉阿里關平埔族傳統詞曲
陳有福所唱的祭品之歌,完全是金枝葉的翻版,因為這首歌是他向金枝葉所學的。在金枝葉年歲已大及嗓音漸弱時,有陳有福的接續,在歌謠的傳承上是值得欣慰的。
番太祖的九月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是由尪姨個人所唱,屬於公廨外應該大家一起來唱牽戲快樂的歌。但其他族人都無法唱,只好由尪姨自己來演唱。歌詞相當即興,每次唱歌詞都不一樣,變化很大。
一支雨傘移林林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原流傳在高屏一帶的閩南民歌,稱之為「無字曲仔」,傳入鄰近的小林平埔族聚落之後,其演唱風格已完全平埔族化,很可惜吳口娘只唱了四句。事實上這首曲子可以由對答的方式來作一應一答的對唱。
加拉瓦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關山村大滿族傳統詞曲
甲仙關山村的「加拉瓦嘿」,據阿里關今年九十歲的金枝葉言,此曲是在公廨唱完「祭品之歌」後,男女互相牽手,出至公廨外廣場,邊唱「加拉瓦嘿」邊跳前進兩步後退一步的「牽戲」,唱到要結束時要喊「hui」一聲。
公廨外的牽戲(Kalawahe 加拉瓦嘿 新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夜祭之時,在公廨前廣場,小林族人除了演唱第五首的kalawahe牽戲之外,劉清秀也帶領族人唱這首所謂「新版的kalawahe」,除了劉清秀自己能朗朗上口之外,與會的族人似乎對於不熟悉的歌謠語法,有些不知所措之感。
林森路,Jiaxian Dist., Kaohsiung City - Walking in the streets of town
吳燦政
2019
Walking in the streets of town,Traffic sound,Binaural recordings ,Best with Headphone, Proposal to turn up the volume ,Sony PCM D100+ Soundman OKM II
和安街,Jiaxian Dist., Kaohsiung City - Traditional market block
吳燦政
2019
Walking in the streets of town,Traffic sound,Traditional market block,Birds sound,Binaural recordings ,Best with Headphone, Proposal to turn up the vo
台29線寶隆里,Jiaxian Dist., Kaohsiung City - Small village
吳燦政
2019
Small village,Traffic sound,,Birds sound,Binaural recordings ,Best with Headphone, Proposal to turn up the volume ,Sony PCM D100+ Soundman OKM II (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