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前婦女會長蘇秀麗
探索649筆資料
卑南鄉東興村東魯凱族群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卑南鄉的東興村,魯凱族語為「達魯瑪克」(Talumak),民國58年的中秋颱風夜,因為焚風而引發大火,將整個東興村燒毀怠盡,有人認為原名「大南」與「大難」諧音,似有不祥之意,原址改建之後遂更名為東興村。
交友歌之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多納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情歌,任何地方都可以唱,也可以以對唱方式演唱。另外一種唱法是:先由一人獨唱,然後大家跟著唱,一人接一人以接力方式演唱,來表示心中對情人的愛慕,希望以美妙的歌聲,取悅對方。在以前,平常入夜之後就會聽到從姑娘們家裡傳來這種歌聲。
招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村傳統詞曲
過去魯凱族人身體不適或生活中有疑難雜症時,會就教於巫師,請巫師解決;巫師進行驅鬼儀式之前,要先招魂,這首歌就是女巫師所唱的招魂之歌,是整個驅鬼儀式的起頭。
三地門鄉青葉村魯凱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魯凱族歌曲現場錄音。魯凱族合唱歌謠,由一人領唱,有三部合唱,屬多音性的歌謠。魯凱族的歌樂可分成單音性與多音性的歌謠二種。多音性的歌謠幾乎全部以持續低音(OSTINATO)及同音反覆唱法形成的二部複音為主,也有三部的情形出現。三部合唱時,在低音聲部之上還有一個歌者擔任獨唱聲部,族人稱為WAILUKU。
相親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高樹鄉青葉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演唱這首相親之歌的是一位待嫁姑娘的母親。當男方來到女方家提親時,身為女方家長的母親,通常都會對著女兒唱這首「相親之歌」。曲調優美而動人,建構在DO、RE、FA、SOL 形成的四聲音階之上。
頁面
典藏者
-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509) Apply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filter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05) Apply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filter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11) Apply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filter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5) Apply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filter
- Lafayette Digital Repository (5) Apply Lafayette Digital Repository filter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3) Apply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filter
-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3) Apply 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 /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filter
-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 Apply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filter
-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2) Apply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filter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1) Apply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filter
- 屏東縣霧臺鄉公所 (1) Apply 屏東縣霧臺鄉公所 filter
- 李筱峰 (1) Apply 李筱峰 filter
- 霧台鄉魯凱族文物館 (1) Apply 霧台鄉魯凱族文物館 filter
授權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516)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filter
- 著作權利所有 (105) Apply 著作權利所有 filter
- 著作權利所有-可用於本站提供的服務 (18) Apply 著作權利所有-可用於本站提供的服務 filter
- 拉法葉學院數位資料使用指南 (5) Apply 拉法葉學院數位資料使用指南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1)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1)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fi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