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耳祭

探索97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bacf36de6d67dfec298f7fab76b2ffa" target="_blank">誇功宴</a>
誇功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f67c47ebacc4abc2c1491d495a2f1c1" target="_blank">烏鴉與雉雞</a>
烏鴉與雉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121e39da66986ddb1c0c738572aeaf7" target="_blank">問答歌-Laung叔叔要去哪裡</a>
問答歌-Laung叔叔要去哪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b06a049b741a4889a02d9d904d77804" target="_blank">問答歌-Laung叔叔要去哪裡</a>
問答歌-Laung叔叔要去哪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54bd844e02944c30bcf789285dda34c" target="_blank">接龍歌</a>
接龍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傳統詞曲 這也是一首布農族一問一答的接龍歌,藉著這種一問一答的方式,已將布農族孩童追根究底的童稚之心表露無遺。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e38a6db5ef4ecb45f702602f67233a5" target="_blank">公雞鬥老鷹</a>
公雞鬥老鷹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這也是一首單旋律的兒歌,歌詞在敘述一隻公雞為了保護母雞和小雞,免於遭受老鷹迫害,不惜拼命與老鷹纏鬥,最後把老鷹打敗了。目前在台東縣境內的郡社群和仁愛鄉的卓社群都知道這首兒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ba6a499974b3fb7077aea129109d7d85" target="_blank">作陷阱</a>
作陷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13766afae1cb47433ceaa0d5edfcdeb" target="_blank">招魂之歌</a>
招魂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24c444f333902c12f5db31bb930a697" target="_blank">賺錢歌</a>
賺錢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童謠,由於每句的歌詞結尾都加上了 "A, I, E" 三個襯字故他們又稱這首歌叫A, I, E。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2351415262024eef5c2ff029bff2de6" target="_blank">賺錢歌</a>
賺錢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1701e826ecce272d9550421ca3bf922" target="_blank">兒時獵歌</a>
兒時獵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布農族郡社群的童謠,在敘述一位獵人到獵場打獵,看到野外自然界的奇景及追捕獵物的經過。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1075bf2c5f461b7ca468457a0ed6128" target="_blank">玩竹槍</a>
玩竹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反映布農孩提生活的童謠,內容在描述兒童們在竹林裡,他們利用箭竹做成竹槍,並且用樹子做成子彈。為了試驗它的功能試了又試,終於成功了,於是拿著它到處互相追擊。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9fe68ffacde28eb578f7b450d750eaa" target="_blank">愛人如己</a>
愛人如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兒童在回想父母親曾經不斷地告誡他們的童謠。父母親說:「不要看到身體上有缺陷的族人而取笑他,否則將來惡運輪迴時,你也會跟他們一樣。要愛人如己,將來才會快樂。」雖然只是簡短的叮囑,但在布農兒童教育中,父母的苦心溢於歌詞的字裡行間。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b9704c79537e96b0b8ec0070664f240" target="_blank">採李記</a>
採李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這首童謠在敘述有位小孩,有一天到李子園中遊玩,看見紅橙橙的李子,成熟後掉落滿地。好奇的他,滿心歡喜,想要去撿拾它,卻突然碰到了大蟒蛇,嚇得他落荒而逃。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729828603c32e96f87b9c0434291545" target="_blank">治病驅邪之歌</a>
治病驅邪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060d7e2a626524ef510f7f1bead6fcb" target="_blank">爸爸媽媽</a>
爸爸媽媽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望鄉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布農族巒社群族人所唱的兒歌,敘述爸爸住在南投,媽媽住在花蓮,後來爸爸把媽媽娶回家,爸爸把吃的東西都給了媽媽,其實也沒有什麼珍貴的食物,只是生薑而已。布農族人樂天知命,清苦持家的天性,這首童謠表露無遺。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0ea41515c9e7c1de10f4e5f8ff37d64" target="_blank">收穫之歌</a>
收穫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花蓮縣卓溪鄉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068e4e14286c008a653d185d154d764" target="_blank">肚子被勾住</a>
肚子被勾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這是南投縣境巒社群所唱的童謠,歌詞只有四句形成的一段體童謠。歌詞的內容在描述「一個小孩肚子被東西勾住了,眼睛被風沙吹進去了」,布農族人說這是一首捉弄鄰居小孩的逗趣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0fc0e4b770fa975b3089bc5f25c135f" target="_blank">結婚叮嚀歌</a>
結婚叮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在結婚場合中所演唱的歌曲。若在一般場合中演唱,則稱為「勉勵歌」。內容主要呼籲子女們要孝順父母。歌曲中每一個樂句的開始都由領唱帶出,合唱則於樂句的後半加入演唱。內容主要勉勵子女要好好做人,孝敬父母親,是一首十分感傷的歌曲。曲調與祝婚歌略不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20338a19114fd694152bd547b4b82e0" target="_blank">童謠︰公雞</a>
童謠︰公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此首童謠是在馬遠鄉丹社群的布農族才擁有的傳統歌謠。內容敘述一隻正在吃東西的大公雞,被一個住在後山且自認為是博士的RUMAV擊打的情形。此曲後來則引伸為呼籲大家愛護動物的歌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b03ac9ca2d999a218038c3c4ada5215" target="_blank">童謠-公雞喔喔叫</a>
童謠-公雞喔喔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44d1bcc413b6999bc900e69806b94a9" target="_blank">給我針線</a>
給我針線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一首布農族卓社群最傳統的“應答式”歌謠。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4d42e23835f9c8c6c0e68d3defd64ae" target="_blank">katu zalbu</a>
katu zalbu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曲的內容有些安慰之意卻略帶嘲諷。部落有許多耆老不喜歡這首歌曲,認為歌內容不妥。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e66d5dd73f2c555c7dafe1a36694ca9" target="_blank">剝扁豆</a>
剝扁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這是布農族小朋友在豆類收成時,一面工作一面互相戲謔對方的一首童謠。過去豆類收成之後要在前庭晒乾,然後用腳來踩豆夾,歌詞當中記述一位大人叫Bahuaz趕快來剝扁豆,然後要煮給笨拙的Ibu來吃,但是怕豆夾太滑,而要Bahuaz小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