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耳祭
探索97筆資料
公雞鬥老鷹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這也是一首單旋律的兒歌,歌詞在敘述一隻公雞為了保護母雞和小雞,免於遭受老鷹迫害,不惜拼命與老鷹纏鬥,最後把老鷹打敗了。目前在台東縣境內的郡社群和仁愛鄉的卓社群都知道這首兒歌。
玩竹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反映布農孩提生活的童謠,內容在描述兒童們在竹林裡,他們利用箭竹做成竹槍,並且用樹子做成子彈。為了試驗它的功能試了又試,終於成功了,於是拿著它到處互相追擊。
愛人如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兒童在回想父母親曾經不斷地告誡他們的童謠。父母親說:「不要看到身體上有缺陷的族人而取笑他,否則將來惡運輪迴時,你也會跟他們一樣。要愛人如己,將來才會快樂。」雖然只是簡短的叮囑,但在布農兒童教育中,父母的苦心溢於歌詞的字裡行間。
採李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這首童謠在敘述有位小孩,有一天到李子園中遊玩,看見紅橙橙的李子,成熟後掉落滿地。好奇的他,滿心歡喜,想要去撿拾它,卻突然碰到了大蟒蛇,嚇得他落荒而逃。
爸爸媽媽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望鄉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布農族巒社群族人所唱的兒歌,敘述爸爸住在南投,媽媽住在花蓮,後來爸爸把媽媽娶回家,爸爸把吃的東西都給了媽媽,其實也沒有什麼珍貴的食物,只是生薑而已。布農族人樂天知命,清苦持家的天性,這首童謠表露無遺。
肚子被勾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這是南投縣境巒社群所唱的童謠,歌詞只有四句形成的一段體童謠。歌詞的內容在描述「一個小孩肚子被東西勾住了,眼睛被風沙吹進去了」,布農族人說這是一首捉弄鄰居小孩的逗趣歌。
結婚叮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在結婚場合中所演唱的歌曲。若在一般場合中演唱,則稱為「勉勵歌」。內容主要呼籲子女們要孝順父母。歌曲中每一個樂句的開始都由領唱帶出,合唱則於樂句的後半加入演唱。內容主要勉勵子女要好好做人,孝敬父母親,是一首十分感傷的歌曲。曲調與祝婚歌略不同。
童謠︰公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此首童謠是在馬遠鄉丹社群的布農族才擁有的傳統歌謠。內容敘述一隻正在吃東西的大公雞,被一個住在後山且自認為是博士的RUMAV擊打的情形。此曲後來則引伸為呼籲大家愛護動物的歌曲。
剝扁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這是布農族小朋友在豆類收成時,一面工作一面互相戲謔對方的一首童謠。過去豆類收成之後要在前庭晒乾,然後用腳來踩豆夾,歌詞當中記述一位大人叫Bahuaz趕快來剝扁豆,然後要煮給笨拙的Ibu來吃,但是怕豆夾太滑,而要Bahuaz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