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探索1311筆資料
女用黑花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6
黑布製有二裙帶,左右下三緣裱紅布條,左、右、上三緣裱藍白相間小方格布條。另有紅布條,白色波狀條及花布條,呈二側對稱縱走。裙中央底部有曲折帶色環花邊構成的橫八字圖案,其中點豎一黃色波狀帶環。
飯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5
藏品為木製,呈木原色。匙呈葉形,柄身自最寬處彎曲呈V形。柄身有一半圓洞,自彎曲部正面視之似跳棋側面圖。
粗花珠項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5
由同大小的藍色,白色,淺棕色磁珠用串成。珠子呈橢圓體,藍色僅二個,白色最多。淺棕色與藍色珠是二個相連與白色珠相間的排列著。磁珠有部分已破裂。
頸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6
由十二縱走具條與六色珠串,串接成,有二綁帶。頸飾一端的具條外,套一小長條骨。珠子顏色為白、藍、紅、黑、橙、黃、雜、透明等色。藏品中央三隔內有二色珠串交叉狀。
豬胛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6
7個。每有一小洞由一麻繩穿成一串。胛均呈灰黑色,無肉附著其上。
頸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5
由八條珠串,三骨製橫條構成。珠串二端與橫條密接,有二麻製綁帶,珠串色有粉紅、白、黑、黃、雜、棕等色。
口琴套筒(竹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2
竹製圓筒狀,先將竹皮削掉,再磨光,二端平凹,竹節削去。
藥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6
藏品為一扁平圓瓷瓶,瓶口與瓶頸二側各有一把手。把手與頸形成了二個小圓洞。瓶頸下緣有環狀紋呈連續狀,瓶身二側均有捲蠶紋,倒鉤裙草,及花紋。瓶底沒上釉,底緣有缺口。瓶有線繩塞,瓶內有小石子、木渣、灰等物。
頁面
地點
- 臺灣 (1182) Apply 臺灣 filter
- 臺東縣 (1081) Apply 臺東縣 filter
- 蘭嶼鄉 (550) Apply 蘭嶼鄉 filter
- 卑南鄉 (127) Apply 卑南鄉 filter
- 臺東市 (121) Apply 臺東市 filter
- 花蓮縣 (62) Apply 花蓮縣 filter
- 太麻里鄉 (54) Apply 太麻里鄉 filter
- 成功鎮 (46) Apply 成功鎮 filter
- 卓溪鄉 (45) Apply 卓溪鄉 filter
- 達仁鄉 (42) Apply 達仁鄉 filter
- 大武鄉 (24) Apply 大武鄉 filter
- 南投縣 (23) Apply 南投縣 filter
- 信義鄉 (23) Apply 信義鄉 filter
- 桃源區 (18) Apply 桃源區 filter
- 高雄市 (18) Apply 高雄市 filter
- 萬榮鄉 (17) Apply 萬榮鄉 filter
- 金峰鄉 (15) Apply 金峰鄉 filter
- 東河鄉 (13) Apply 東河鄉 filter
- 關山鎮 (10) Apply 關山鎮 filter
- 鹿野鄉 (6) Apply 鹿野鄉 filter
- 長濱鄉 (4) Apply 長濱鄉 filter
- 池上鄉 (3) Apply 池上鄉 filter
- 台東市 (2) Apply 台東市 filter
- 延平鄉 (1) Apply 延平鄉 filter
授權
- (-) Remove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filter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