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探索507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aa90d6f8212bbb0cb8ad9d7a897a841" target="_blank">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歌謠</a>
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是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人所唱頌的「報戰功」之歌,布農族語稱為「malastapang」,是族人從前在出草作戰勝利凱旋之後的慶功歌讚,歌詞述及作戰經過及功勞戰績,或者一些與狩獵有關的事蹟。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edb229491c251a4f38a50660d1578b8" target="_blank">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歌謠</a>
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是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人所唱的飲酒歌,布農族語稱為「misav」,是族人在喝酒之後,略帶酒意之後所唱之歌,歌詞為虛詞。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bd4cac5f2885d56eba3545cb739008b0" target="_blank">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歌謠</a>
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的一首出獵歌,郡社群(Bubukuen)布農族語稱為「pislahi」,巒社群則稱為「pislai」,是布農族上山狩獵之前所唱的祭歌,用以占卜狩獵可能獵獲的成績。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f94b5be885ed1d1e623751fc6485734" target="_blank">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歌謠</a>
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布農族的一首四拍子歌謠,領唱者唱出前兩拍的歌詞之後,眾人就緊接著後兩拍及下一個四拍子樂句唱出合音。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d60196700c3bdcbf67f1f5aa49673fb5" target="_blank">布農族的真正之豆</a>
布農族的真正之豆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布農族的潘竹菊說,樹豆是他們的真正之豆。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060d7e2a626524ef510f7f1bead6fcb" target="_blank">爸爸媽媽</a>
爸爸媽媽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望鄉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布農族巒社群族人所唱的兒歌,敘述爸爸住在南投,媽媽住在花蓮,後來爸爸把媽媽娶回家,爸爸把吃的東西都給了媽媽,其實也沒有什麼珍貴的食物,只是生薑而已。布農族人樂天知命,清苦持家的天性,這首童謠表露無遺。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0ea41515c9e7c1de10f4e5f8ff37d64" target="_blank">收穫之歌</a>
收穫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花蓮縣卓溪鄉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bacf36de6d67dfec298f7fab76b2ffa" target="_blank">誇功宴</a>
誇功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bc9c3b026f5fb9552ad7a9c4f38f6ef" target="_blank">誰在山上放槍</a>
誰在山上放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明德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布農族巒社群所唱的逗趣性的兒歌,從下面的歌詞可以了解是小孩好奇地詢問長輩們幾個詼諧性的問題,這種一問一答的兒歌在布農族聚落被廣泛地運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cdbcbf1259148b1fbacd62f86ff2c5b" target="_blank">邀請工作歌</a>
邀請工作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羅那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敘事性兒歌,akuan是一位平地婦女,她邀請了布農族婦女zinainijie到家中幫忙整地,但卻因zinainijie皮膚過敏而無法成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068e4e14286c008a653d185d154d764" target="_blank">肚子被勾住</a>
肚子被勾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這是南投縣境巒社群所唱的童謠,歌詞只有四句形成的一段體童謠。歌詞的內容在描述「一個小孩肚子被東西勾住了,眼睛被風沙吹進去了」,布農族人說這是一首捉弄鄰居小孩的逗趣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0fc0e4b770fa975b3089bc5f25c135f" target="_blank">結婚叮嚀歌</a>
結婚叮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在結婚場合中所演唱的歌曲。若在一般場合中演唱,則稱為「勉勵歌」。內容主要呼籲子女們要孝順父母。歌曲中每一個樂句的開始都由領唱帶出,合唱則於樂句的後半加入演唱。內容主要勉勵子女要好好做人,孝敬父母親,是一首十分感傷的歌曲。曲調與祝婚歌略不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20338a19114fd694152bd547b4b82e0" target="_blank">童謠︰公雞</a>
童謠︰公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此首童謠是在馬遠鄉丹社群的布農族才擁有的傳統歌謠。內容敘述一隻正在吃東西的大公雞,被一個住在後山且自認為是博士的RUMAV擊打的情形。此曲後來則引伸為呼籲大家愛護動物的歌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dcff32ffaf238a2e4ad95c213a6f5a6" target="_blank">明德部落 布農族飲酒歌</a>
明德部落 布農族飲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信義鄉明德部落布農族人所唱的飲酒歌,這首歌是以虛詞來發音,是喝酒的時候所唱的歌。歌曲拍節速度緩慢,配合著搖頭擺身的動作,頗有幾番酒意的之後陶醉感。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b03ac9ca2d999a218038c3c4ada5215" target="_blank">童謠-公雞喔喔叫</a>
童謠-公雞喔喔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f67c47ebacc4abc2c1491d495a2f1c1" target="_blank">烏鴉與雉雞</a>
烏鴉與雉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44d1bcc413b6999bc900e69806b94a9" target="_blank">給我針線</a>
給我針線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一首布農族卓社群最傳統的“應答式”歌謠。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6601f8a82e95a91f657a2634605dd95" target="_blank">首祭之歌</a>
首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4d42e23835f9c8c6c0e68d3defd64ae" target="_blank">katu zalbu</a>
katu zalbu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曲的內容有些安慰之意卻略帶嘲諷。部落有許多耆老不喜歡這首歌曲,認為歌內容不妥。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953553a5ba91a54d7ffcfae2883b05f" target="_blank">鐵質口簧琴獨奏</a>
鐵質口簧琴獨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c8b1a658acd21f6e7cc38df2c9ae24b" target="_blank">羅娜村布農族歌謠manito</a>
羅娜村布農族歌謠manito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人對歌樂的偏好大過於對器樂的鍾愛,歌對於布農族人除了是布農族人群體創作的藝術品之外,更是布農族人傳統生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自古以來,在口授心傳的脈絡下,布農族在以人聲為樂器的歌樂世界裡,早已發展出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音樂觀與音樂系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7fca2726d1cedea133b4c4dc112facd" target="_blank">弓琴獨奏</a>
弓琴獨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e66d5dd73f2c555c7dafe1a36694ca9" target="_blank">剝扁豆</a>
剝扁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這是布農族小朋友在豆類收成時,一面工作一面互相戲謔對方的一首童謠。過去豆類收成之後要在前庭晒乾,然後用腳來踩豆夾,歌詞當中記述一位大人叫Bahuaz趕快來剝扁豆,然後要煮給笨拙的Ibu來吃,但是怕豆夾太滑,而要Bahuaz小心。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02ba376174c54f1c5055bb62dac1301" target="_blank">成巫式之歌</a>
成巫式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