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稻
探索806筆資料
剝扁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這是布農族小朋友在豆類收成時,一面工作一面互相戲謔對方的一首童謠。過去豆類收成之後要在前庭晒乾,然後用腳來踩豆夾,歌詞當中記述一位大人叫Bahuaz趕快來剝扁豆,然後要煮給笨拙的Ibu來吃,但是怕豆夾太滑,而要Bahuaz小心。
布農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幫忙apin除草,apin本來說要殺大公雞招待(除草的人)。但是,到最後只招待小雞。有嘲諷之意。(本首曲名不詳,耆老們都忘記了。也只有畫面上這為耆老會演唱這首歌了。)
出草凱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潭南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布農族過去祖先們出草凱旋回社後所唱的慶祝歌,依過去的習俗,在回社的途中獵人們會鳴槍告知族人他們凱旋歸來的訊息。婦女們準備了番薯、豬肉等點心前往迎接,於是獵人們將敵人首級放置在和婦女們圍成的圓圈中央,同唱這首令人聞之不寒而慄的marasitomal。
口簧琴演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明德村傳統詞曲
口簧琴在世界諸少數民族中普遍地使用,尤其是南島語系諸民族,在台灣以布農族、泰雅族、阿美族使用較廣,但演奏時的功能卻不盡相同。泰雅族利用口簧琴表現對異性愛慕之情,而布農族、阿美族卻純粹以演奏、玩弄口簧琴當成娛樂活動。布農口簧以單簧竹台為主,泰雅族卻多至五簧。
烤乾竹箭好打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在花蓮、台東及高雄一帶的布農族人都會演唱的首歌謠。歌詞相當艱深而難懂,因此有不同的解釋版本。其主要的內容是在說明:一位獵人準備好獵具,將竹箭在火上烤乾好打獵,並且也將獵場沿途的出獵情景,一一反映在歌詞上。最後的一聲「kuak」,是模彷猴叫的聲音。
明德部落 布農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信義鄉明德部落布農族的歌謠,這一類型的歌謠族人以「小調」來統稱,在旋律不做很大變動的前提之下,歌詞可以因應不同內容而改變,甚至也經常在教會的詩歌當中來運用。
頁面
地點
- 花蓮縣 (645) Apply 花蓮縣 filter
- 豐濱鄉 (264) Apply 豐濱鄉 filter
- 高雄市 (69) Apply 高雄市 filter
- 桃源區 (65) Apply 桃源區 filter
- 南投縣 (60) Apply 南投縣 filter
- 秀林鄉 (41) Apply 秀林鄉 filter
- 萬榮鄉 (41) Apply 萬榮鄉 filter
- 信義鄉 (40) Apply 信義鄉 filter
- 花蓮市 (30) Apply 花蓮市 filter
- 玉里鎮 (27) Apply 玉里鎮 filter
- 瑞穗鄉 (27) Apply 瑞穗鄉 filter
- 台東縣 (25) Apply 台東縣 filter
- 吉安鄉 (22) Apply 吉安鄉 filter
- 海端鄉 (22) Apply 海端鄉 filter
- 仁愛鄉 (20) Apply 仁愛鄉 filter
- 卓溪鄉 (18) Apply 卓溪鄉 filter
- 壽豐鄉 (9) Apply 壽豐鄉 filter
- 光復鄉 (4) Apply 光復鄉 filter
- 延平鄉 (4) Apply 延平鄉 filter
- 新竹市 (3) Apply 新竹市 filter
- 臺中市 (3) Apply 臺中市 filter
- 臺北市 (2) Apply 臺北市 filter
- 臺東縣 (2) Apply 臺東縣 filter
- 鼓山區 (2) Apply 鼓山區 filter
- 富里鄉 (2) Apply 富里鄉 filter
- 東區 (1) Apply 東區 filter
- 那瑪夏區 (1) Apply 那瑪夏區 filter
- 臺東市 (1) Apply 臺東市 filter
- 臺南市 (1) Apply 臺南市 filter
- 玉里鄉 (1) Apply 玉里鄉 filter
- 桃園市 (1) Apply 桃園市 filter
- 屏東縣 (1) Apply 屏東縣 filter
- 新城鄉 (1) Apply 新城鄉 filter
- 新園鄉 (1) Apply 新園鄉 filter
- 宜蘭縣 (1) Apply 宜蘭縣 filter
- 大同鄉 (1) Apply 大同鄉 filter
- 北區 (1) Apply 北區 filter
- 中壢區 (1) Apply 中壢區 filter
- 鳳林鎮 (1) Apply 鳳林鎮 filter
典藏者
- (-) Remove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filter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