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草
探索589筆資料
有腳青銅撞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有腳青銅撞鈴三個,以麻繩穿成一串,中間一個較大,長5.0cm、寬1.8cm。兩旁的兩個等大,長4.0cm、寬1.5cm。撞鈴之腳向兩側分開,愈分距離愈大,腳愈到末端愈瘦小。撞鈴之頂端有一突出之圓圈,以便麻繩穿過。
額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為一長54.0cm之銅鍊,上掛十五枚銅片,銅片為正方形,四角各有一孔。一角繫於銅鍊上,兩側兩角各繫一小正方形之銅鈴,銅鈴為球形,底部有一長形小口,小銅片光滑,大銅片上角有突出之葉形花紋。
葫蘆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黑色,腰部圍一人字形編法編成之竹圈及麻繩,口部及上部破缺。(盛水用)
套柄標槍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藏品為桂葉形標槍,槍套在木柄上,柄末有一托成圓錐形,鐵質,套在柄末。鞘為二塊木塊合併,用籐編圈在鞘末、中、頭三部分紮緊。
陶甑(蒸米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器物為圓桶狀,質地很粗,外為黑色,內為黃色,底部有小圓孔數個,為圓底,腰部略凹進,為全器最小的部份,腰部兩側各有一把柄。
頁面
授權
- (-) Remove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filter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