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草
探索1024筆資料
木甑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壁厚不一律,口部較薄,中間較薄,腰部有二把手,便於移動,內壁上下垂直,變化較小,唯靠近底部處有一突出的厚邊,為放置竹篾之用(竹篾已經不見),這個邊不是原來與木甑連在一起的,而是另外用釘子釘上去的。
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對襟,無袖無扣,以白麻布為底,背部之下半以櫻紅色毛線及黑絨線挑織而成,黑色線所挑織之條紋上有白色挑織之幾何花紋。前襟之下端,亦各有三條紅黑毛線挑織之花紋,麻布有破洞。長寬指數210.8cm。
佩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94
紅色袋,雙層外折有一口袋,口袋上有一對鈴鐺,綴以亮片、花邊。袋上並有玫瑰紅、綠、黃及紫 四色流蘇‧袋上兩邊用黃色毛線各紮一朵花‧背帶上有波浪狀黑白花邊,白色花邊車成菱形,各菱形中間縫一小圓鏡。
額帶(紅布穿珠)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為兩層。表層為紅麻布製成,周圍有二條金色小玻璃珠,中央原有十八片(已失3片)白色金屬片,直徑2cm,小片之間有三條或四條玻璃珠,長2.2cm,帶之兩端有紅、黃之繩辮。
黑色珠串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黑色玻璃珠串,一共有五串,每串長65.5cm。用一長10.5cm。紅絨線編成辮子,把珠串紮起。
籐製飯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飯盒為長方扁形,全形分蓋、身二部,全為斜紋編法。邊緣為剩篾倒插法。盒之兩側各有二耳。
插柄標槍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藏品為桂葉形搶,槍套插在竹幹內,竹幹長三節,套部有籐圈四個。幹末有“托”,末部已破損。鞘長17.1cm,鞘頭寬7.8cm,鞘末端成方扁形,寬2.2cm、長1.2cm、厚0.8cm。有一鐵線纏紮,距鞘頭2.3cm處,有一圈鐵線紮著。
方貝塊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以十二塊正方形貝連成。每塊貝為3.1c㎡。每貝有四孔,以四根細麻繩串起,項飾的兩端則以四根麻繩合成一根較大的麻繩,兩端的麻繩連在一起,呈環狀。
耳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銅製,幾乎呈封口不規則圓形。正面鏤透孔曲折紋及透孔花,並紮一色珠環。一端鑲捲蠶紋銅片,另端銲一銅絲製耳鉤與立體多層菊花,花口為一透明珠。
粗黃珠項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5
由三個直徑為0.39cm的細長黃色圓條,三個藍色橢圓珠及許多黃色橢圓珠組成。磁珠有些已破裂。藍、黃磁珠大小均同。
藍色珠串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淺藍色細珠,穿成四串,每串約220粒。已拆散成一串。
女用藍花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6
籃布製已剪裁為漢式,右衽有領,五處有按扣,一處在領端。衣二側開叉處長22.5cm。領周、襟上,袖端三處花邊相間,外側為二白底紅太陽花邊,中央二紅、綠色波狀花邊。衣襟內的右側有一花布口袋。
手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手鐲一對。互以黃銅線螺旋迴卷而成之筒狀物。
a.直徑:7.0cm、高:2.2cm、銅線粗:0.8cm、迴卷:7.1/4面
b.直徑:7.3cm、高:2.3cm、銅線粗:1.0cm、迴卷:7回
樹皮布製套袖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0
用一棵lidai的樹皮打製成的樹皮布縫成套袖。使用楮皮布料長140.0cm,寬30.0cm一塊,先橫摺成一筒狀,對摺著縫用竹針穿線縫合其兩端各約40cm,筒之中間一段,不要縫合,穿袖套時兩臂由中間開口處伸入袖筒,中間的一段橫於背部。
頸珠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有九條珠串,二端結在一起,骨製,化學製橫條構成,有二綁帶。珠串大致是許多同色的排在一起,有黑、白、藍、粉紅等色相間,間有少許雜色及黃、紅、棕色珠子。
陽遮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藏品為用稻草桿製成,對襟開的雨遮,肩上二塊是用十字編法,橫的是籐篾,修沿是倒插法,二塊各有一小圈。身有稻草幹,直的並排縫成,對襟開的上端有二根繩,用以穿時繫用。(小孩用)
脫頭標槍頭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藏品為脫頭標槍頭,槍頭成三角形,腳成四方形,套上有一木製套頭,連上木套寬12.0cm,木套上有2.0cm用籐條編紮,木套末端尖形。
頁面
地點
- (-) Remove 臺灣 filter 臺灣
- 花蓮縣 (1024) Apply 花蓮縣 filter
- 光復鄉 (583) Apply 光復鄉 filter
- 壽豐鄉 (58) Apply 壽豐鄉 filter
- 卓溪鄉 (45) Apply 卓溪鄉 filter
- 富里鄉 (41) Apply 富里鄉 filter
- 豐濱鄉 (36) Apply 豐濱鄉 filter
- 瑞穗鄉 (34) Apply 瑞穗鄉 filter
- 新城鄉 (28) Apply 新城鄉 filter
- 萬榮鄉 (24) Apply 萬榮鄉 filter
- 吉安鄉 (23) Apply 吉安鄉 filter
- 花蓮市 (23) Apply 花蓮市 filter
- 秀林鄉 (22) Apply 秀林鄉 filter
- 鳳林鎮 (14) Apply 鳳林鎮 filter
- 玉里鎮 (5) Apply 玉里鎮 filter
授權
- (-) Remove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filter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