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草
探索44筆資料
傷心老人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有意義的歌詞均已失佚,目前僅留有襯詞。歌曲的意義則是敘述老人憶起往日的生活,心中感觸良多,藉著吟唱歌曲抒發心情。據吟唱的徐成丸先生口述,該曲是從小聽長輩們哼唱而學習。
落成慶祝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新屋落成是非常重大的事,也是一件非常歡樂的日子。房屋完成時,屋主通常會宴請部落及親友。大夥兒就會吟唱這首輕快歡樂的歌曲,以示慶祝。撒奇萊雅族人興建房屋,通常都由親戚或朋友協助來興建,才能完成,因此這群夥伴功不可沒,屋主當然要好好的宴請這群有功人員。
捕魚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撒奇萊雅族是靠海的民族,尤其磯崎部落以海為生,每年均舉辦盛大隆重的海神祭,來祈求海神對漁民的照顧,並希望未來一年仍然能夠平安而豐收。這一首捕魚歌描述婦女在淺海或溪中,簡單的漁撈情境,婦女撈魚的動作配合歌曲一齊唱和。磯崎部落靠海,因此海與磯崎部落的生活息息相關,婦女唱起來,格外具有感情。
背小孩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過去的農耕及狩獵生活,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正值青壯的父母,通常都在外面工作,家中的幼兒就交給祖父、母(阿公、阿嬤)來養育。年長的婦女們,會背著幼兒到鄰居家中串門子,或者到一些地方聚集,當幼兒哭鬧時,阿嬤就會唱這首歌,並配合著輕輕搖晃的腳步,哄小孩睡覺或者安靜下來。
換工耕作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過去的農耕並沒有機械化,因此需要大量的勞力,許多重要的農務,例如插秧、收割時,因為需要許多人力,親戚或好友之間會組成一個聯盟,互相協助。甲家農忙時,大家會一起幫助甲,等到乙家忙時,甲也會跟大家一起幫助乙,這種情形稱為換工。換工耕作歌即是描述這種情形,也同時歌頌團結合作及朋友友情的珍貴。
求愛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有意義的歌詞均已失佚,目前僅留有襯詞。這是一首配合舞步的歌曲,是青年男女之間,表達愛慕的歌曲,曲調不急不徐,充滿著感情。過去多半是男性唱給女性的歌,青年男女一聽到這首歌就知道對方所要表達的意義。撒奇萊雅族是母系社會,男性在婚後必須入贅到女性家中。然而在追求的過程中,多半仍以男性追求女性的情況較多。
撒奇萊雅男子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08
男性頭飾上的三角形,代表奇萊山上的三角石神話故事,代表犧牲、奉獻與貞潔,金色串珠則代表土地與財富,圓形則代表太陽及造物神(山神、戰神)馬拉道。男性頭飾的尾巾長及腰。(資料引自"喚起撒奇萊雅族Sakizaya的記憶與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