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草

芒草

有著祈福之意的芒草結
剝開芒草花苞
Miscanthus floridulus五節芒
pwakih[花苞]
撒奇萊雅族
民俗知識
撒固兒部落|花蓮縣
探索2514筆資料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4fa42d96665f222247e039e197e7cfe" target="_blank">族人的佳餚</a>
族人的佳餚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許多生長於溪流間的野菜,都是族人眼中的佳餚。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bfd3e4dcfa2b5c3d65c8d8e4c2b8144" target="_blank">沖洗搓揉黃麻</a>
沖洗搓揉黃麻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3edb814bfe3e1de9ba2614b41736384" target="_blank">刺竹莖桿的竹肉厚實</a>
刺竹莖桿的竹肉厚實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9163bc78a61b27d092131fb9881add7" target="_blank">黃麻</a>
黃麻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4cf2a8b5c241bf4cdfdcd05c7f78255" target="_blank">穿著傳統服飾的撒奇萊雅族兄妹</a>
穿著傳統服飾的撒奇萊雅族兄妹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翻拍自撒固兒部落教室。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facc209568946c19606eda644fbc58b" target="_blank">自然黏稠又消暑的黃麻湯</a>
自然黏稠又消暑的黃麻湯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2674c318362f79ad569549fa55d5c9a" target="_blank">撒奇萊雅族女子上衣</a>
撒奇萊雅族女子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928fd1bbbde01d8939bccd5c2f976a" target="_blank">撒奇萊雅族女子裙</a>
撒奇萊雅族女子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c91abd574967da60872f908011e8222" target="_blank">撒奇萊雅族女子上衣</a>
撒奇萊雅族女子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69b14650633f0a4fe340d1b6450943e" target="_blank">撒奇萊雅族頭帶</a>
撒奇萊雅族頭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b0a57d6bad2bfbda52788ed4a6acf173" target="_blank">撒奇萊雅族女子裙</a>
撒奇萊雅族女子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b4e15e73d9c2f5a481a62acf9538597" target="_blank">撒奇萊雅族女子裙</a>
撒奇萊雅族女子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8b7859dfb1326c846d5655d5e0bb698" target="_blank">撒奇萊雅族男子裙</a>
撒奇萊雅族男子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6f2213d32941b7d7eec678661676361" target="_blank">撒奇萊雅族女子裙</a>
撒奇萊雅族女子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c16d4bf958e73bfc7992294e8ea0d73" target="_blank">撒奇萊雅族珠串項鍊</a>
撒奇萊雅族珠串項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acd094d9772a5c3b18e88644d77645d" target="_blank">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男子額飾</a>
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男子額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a href="http://mioe.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3ca9531b901fce2143c8686c8f4a1c7" target="_blank">撒奇萊雅族男子裙</a>
撒奇萊雅族男子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262e4aef24413a8df7754a6c8a6cc0f" target="_blank">餵牛歌</a>
餵牛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曲描述放牛的老人身上攜帶著隨身袋,隨身袋裡有許多必備的東西,可以解除老人工作的勞苦,以及生活所用。歌詞簡單但非常有趣,在撒奇萊雅族的部落裡流傳得很廣,包括磯崎、撒固兒等地,也都傳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41b91dd39b0a88cd45f1314f074cd8a" target="_blank">傷心老人之歌</a>
傷心老人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有意義的歌詞均已失佚,目前僅留有襯詞。歌曲的意義則是敘述老人憶起往日的生活,心中感觸良多,藉著吟唱歌曲抒發心情。據吟唱的徐成丸先生口述,該曲是從小聽長輩們哼唱而學習。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c0eb20952d3b7a0e92590903e133bdf" target="_blank">落成慶祝歌</a>
落成慶祝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新屋落成是非常重大的事,也是一件非常歡樂的日子。房屋完成時,屋主通常會宴請部落及親友。大夥兒就會吟唱這首輕快歡樂的歌曲,以示慶祝。撒奇萊雅族人興建房屋,通常都由親戚或朋友協助來興建,才能完成,因此這群夥伴功不可沒,屋主當然要好好的宴請這群有功人員。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c6c8a3c81886204f702322cbbbf4d4d" target="_blank">捕魚歌</a>
捕魚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撒奇萊雅族是靠海的民族,尤其磯崎部落以海為生,每年均舉辦盛大隆重的海神祭,來祈求海神對漁民的照顧,並希望未來一年仍然能夠平安而豐收。這一首捕魚歌描述婦女在淺海或溪中,簡單的漁撈情境,婦女撈魚的動作配合歌曲一齊唱和。磯崎部落靠海,因此海與磯崎部落的生活息息相關,婦女唱起來,格外具有感情。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1241af5e08b7c0b771d8cc4c0bd4c8f" target="_blank">背小孩之歌</a>
背小孩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過去的農耕及狩獵生活,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正值青壯的父母,通常都在外面工作,家中的幼兒就交給祖父、母(阿公、阿嬤)來養育。年長的婦女們,會背著幼兒到鄰居家中串門子,或者到一些地方聚集,當幼兒哭鬧時,阿嬤就會唱這首歌,並配合著輕輕搖晃的腳步,哄小孩睡覺或者安靜下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