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菜
探索1143筆資料
思念祖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撒奇萊雅族的祭典非常多,每個月分都有固定的祭典,是一個非常慎終追遠的族群。這首歌曲描述著思念祖先或過世長輩的情景,有時長輩會唱給晚輩聽,說著以前老人家如何照顧他們、養育他們,和教育他們,同時也告誡後輩,要謹記祖先的教訓,要將祭祀的習俗與觀念,代代傳承下去。
歌舞進退場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歌詞均為襯詞,於祭典或活動時,婦女歌舞進場或退場時,串場時所唱的歌,婦女的隊伍,邊唱邊跳進入祭(舞)場。這不是正式演出的節目,而是進場前的暖場歌和退場時,隊伍可以整齊的離開。
生活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有意義的歌詞均已失佚,目前僅留有襯詞。歌曲緩慢而沉穩,意義在描述生活的情況,例如農耕、狩獵、遊樂、休閒等。吟唱人可以依當時的情況,將歌詞改為自己要描述的情境。撒奇萊雅族人早期的生活以農耕、狩獵,及捕魚為主,生活步調雖然悠閒,但勤奮的撒奇萊雅族人,休閒生活卻少,多半仍以工作為生活的重心。
火神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曲原為勇士之歌,於火神祭舉辦後,成為火神祭曲的重要歌曲,以表達對於火神Komod Pazik勇於為族群犧牲的勇士精神。曲調穩重而渾厚,配合男士精神有力的舞蹈,更顯得歌曲的力道。西元1878年,大頭目Komod Pazik率領族人,與噶瑪蘭族人共同抗清,雖然最後沒有成功,族群從此衰敗,幾乎滅亡。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暗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順從父母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提親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和睦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抗議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不害羞歡樂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母親教導織布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戀愛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被休的女人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我要到你家玩不要趕走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母親教導歌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互相來往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頁面
地點
- 花蓮縣 (1140) Apply 花蓮縣 filter
- 臺灣 (600) Apply 臺灣 filter
- 豐濱鄉 (267) Apply 豐濱鄉 filter
- 花蓮市 (137) Apply 花蓮市 filter
- 壽豐鄉 (66) Apply 壽豐鄉 filter
- 玉里鎮 (62) Apply 玉里鎮 filter
- 秀林鄉 (62) Apply 秀林鄉 filter
- 瑞穗鄉 (57) Apply 瑞穗鄉 filter
- 富里鄉 (57) Apply 富里鄉 filter
- 吉安鄉 (57) Apply 吉安鄉 filter
- 新城鄉 (53) Apply 新城鄉 filter
- 萬榮鄉 (41) Apply 萬榮鄉 filter
- 鳳林鎮 (18) Apply 鳳林鎮 filter
- 卓溪鄉 (14) Apply 卓溪鄉 filter
- 光復鄉 (10) Apply 光復鄉 filter
- 仁愛鄉 (3) Apply 仁愛鄉 filter
- 南投縣 (3) Apply 南投縣 fi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