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麻種植的農事管理

黃麻種植的農事管理

採下的黃麻葉
撒奇萊雅族
農耕知識
撒固兒部落|花蓮縣
探索645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24fe9e5307f671e4f2ed8682c12b0f5"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1)</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奇美秀姑巒阿美衍生過來的歌曲,先由婦女領唱,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前兩段為領唱四拍答唱四拍,樂句段落長度相同,但兩者的旋律不大相同,第三段則為領唱六拍答唱兩拍,有時領唱最後兩拍會與答唱重疊,這是較為特殊的部分。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1bec5fffbb6c12e746003968c2c1d40" target="_blank">母親教導歌唱之歌</a>
母親教導歌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1e6f5c6859f561bed04f099a3e11fdd" target="_blank">謝靈 (3)</a>
謝靈 (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崇尚自然,也敬鬼神,因此為了保護生命,自然會應用自然力來驅除病魔,所以用法術來自保。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22ec5c350925c391a8121d7f07537e8" target="_blank">哼哼跳舞</a>
哼哼跳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39e14d6eef4aa9f02b42adbe77ae136" target="_blank">太魯閣族木琴演奏</a>
太魯閣族木琴演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呼喚人來吃裡獵物之歌(一)(Uyas mlawa lupung msuup mkan    samat 1) (2)思念之歌(Uyas kndamat) (3)一位女人之歌(Uyas kingal uwa) (4)感謝之歌(Uyas lupung smiyuk mqaras)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3b6c5b7f676e2f5d536c24106aa6742"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6)</a>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個四拍為一單位的舞步,這首由長老階級所領唱的歌舞,在豐年祭的整個傳統中長老階級會向族中長老以下階級敬酒,有著關照和鼓勵的意謂存在,藉此來鞏固部落禮的禮節和凝具部落整體的向心力,而長老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d95d1b1999653a058f953aba621a8b6" target="_blank">阿美族歌謠</a>
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錄製之阿美族歌謠,內容包括(A面)《老人除草歌》、《年輕人除草歌》、《豐年祭招呼歌》、《求愛歌》、《嬉遊歌》等,以及(B面)《豐年歌》、《春海歌》、《除草歌》、《豐年祭解散歌》、《捕魚歌》等曲目。錄製地點為臺東縣豐里、三尼、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等。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da91310d098e2964eaab72fa0b6c386"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25)</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2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以男性聯唱。此曲由兩段樂句組成,第一段領唱六拍答唱四拍,第二段領唱兩拍答唱兩拍,以重拍來看舞步為四拍。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e38729d0eaa14893ae9eac4421b6cb8" target="_blank">豐濱阿美族misalokiaw歌舞</a>
豐濱阿美族misalokiaw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屬於休閒、娛樂性場合的歌謠,清唱、跳舞皆可。這首歌由男性領唱,答唱部分男女皆有,但一般而言,這種屬於misalokiaw的歌舞,以女性參與較為普遍。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e4e305f07e2ee9206a80f8e65f2813a" target="_blank">獵獲凱旋歌</a>
獵獲凱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ea1c3f9f97efb6dc577da5b232fde16" target="_blank">加拉瓦嘿</a>
加拉瓦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f1192578c33f7f4ea2ff8ac448066c4" target="_blank">樂和第六首</a>
樂和第六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又再一此強調每一個人都在天地間,為了向群靈獻祭而在同一個地方集體獻祭,堅定的口吻,一次又一次的向群靈證明,是我,我在這裡。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f1b3eb7b8f1e82d919079e65625de8f" target="_blank">咱們來跳舞</a>
咱們來跳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是在民國83年8月8日新社部落舉行豐年祭時,由潘金榮將記憶中過去阿美傳統民歌的曲調,予以重新改編歌詞,賦予這首民歌新的生命力。此後,在每一年新社部落舉行的豐年祭當中,都會以這首歌來跳舞。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98471227e627f792e6e992b99fb9096"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20)</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2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較為和諧的合唱曲,其中配著族人高聲的歡呼。歌曲的後半段有特別的合音方式。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986d5db2fdfa7b00c5ad026303f46ba" target="_blank">豐濱阿美族完工歌謠</a>
豐濱阿美族完工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是完工時所唱的歌謠,歌曲的旋律要比豐年祭的歌謠長,而且在答唱部分有多音性的歌唱表現。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c8e11cc9d71b08b1a3ff2ccbd9f34d4" target="_blank">互相來往之歌</a>
互相來往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cc40f7f323bf324430921fe40465531" target="_blank">春日第二首</a>
春日第二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patakus」(報訊息/報佳音)到目的地時唱的歌,或整隊伍時唱的。也可以在成年式開始時唱此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ce3bd54c9efee3b46c8969779e0c5fa" target="_blank">山地鐘聲</a>
山地鐘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d4dc8fe88aa89ab86ac1d7c487fdca7"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男性阿美族人高亢的開頭領唱,引出眾人低音部合聲,配合著腳踏在大地上的重重步伐,慶祝著從大地所獲得的豐收。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437752c4103106b11ed9a40985c300e"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一開始由女性領唱,中間穿插著女性高亢而獨特的高音合聲,錄音中斷有些微碰撞的聲音。男性族人有默契的聯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4f35fbe44fd75becf8af2a5e50d75b9" target="_blank">轉呀轉</a>
轉呀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0238c33bcf19c2751a6aa332f504922" target="_blank">門後缽仔佛之歌</a>
門後缽仔佛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謠這是李明華向一位認識的林姓尪姨抄來的,原是當尪姨將祀壺安置在門後邊時,由尪姨本身所唱的一首祭歌。原來歌詞共有9段,每段都有不同的曲調。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15adb530e6338fc6c8ec9293ea2a2c6" target="_blank">長老舞曲</a>
長老舞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奇美部落阿美族傳統詞曲此曲是在阿美族豐年祭的第一天(salitapod)開始,由老人們先在聚會所(adawan)所演唱的歌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15f35505fc6addd0117f29d4ed422c2" target="_blank">歡迎歌</a>
歡迎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人是非常好客的族群,如歌詞所言:「歡迎你到我家來做客,我的家豆在豐濱鄉磯崎部落,是在部落路上的北邊。你們認為我是誰,我的名字叫karo',如果你們有空,請到我家來做客,雖然家裡沒有任何東西可招待,但請不要失望,總會有一杯酒來招待你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