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入倉儀式
小米入倉儀式


Sekete
魯凱族
祭儀節慶
達魯瑪克部落|臺東縣
探索1081筆資料
銀製佩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佩帶兩頭用一圓的銀圓切成兩半,銀圓之弧形邊上有扣,另一面穿有8個洞,繫有8條銀鍊條,而以中間四根練條較細,約隔2.0cm長之距離甘錢小銀圓共有23枚兩側銀鍊以細鐵絲相連扣。
籐碗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3
籐製,呈碗狀,橫截面為方格編以夾條紮縫法修碗口與碗底緣碗身外斜紋編成六角與四角的洞孔。碗身表面碗損。
魚簍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3
藏品為籐製,呈瓶狀,四分方格編底紋織方格編身,加篾紮編法修緣,底呈鋸形二側各加一籐片用夾條紮縫法,固在簍底,頸部有一條繩子,簍蓋呈漏斗狀,以剩篾倒插法修緣直經較簍稍大些。
陷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3
棕色麻繩挑織成,網服眼呈正方形二側有網繩,網上有一白布帶吊的鐵鉤。
女用胸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白布製呈菱形,有頸帶與綁帶,由白布與色繩縫成,胸掛緣裱黑邊上呈倒W形,下有二扇狀口袋底袋繡黑花,袋緣亦滾黑邊,袋上方有二個黑布條形成的菱眼。
帶鈴腰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藍布為裏,面上拼縫紅、黃、綠色布條橫走,二端呈絮狀,邊緣為藍布滾成,最中央有紫、綠黃、黑諸色絲線纏在布條外,有帶縫在二側中央邊,藏品下緣繫一皮條穿的七個銅鈴、銅鈴帶口中有鐵珠,上鏤處形陽文。
野豬下顎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3
具十四顆白齒,五朝前門齒,與二牙鋒朝上作曲狀的犬齒,二側破損。
雕人像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8
此木雕兩側邊框上同時有兩個早期入藏號標註40062(卑南族知本部落)及10759(排灣族泰武鄉泰武村)之字樣。
木飯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3
木製呈矩形,上下緣共有三鐵絲圈緊,桶口有二小柄,上具二鐵絲環桶底為木塊塞成,桶身二U形木拼成。表面有二方連續文,曲折文與金錢文,犬齒文,同心圓文為刻緣與黑色顏料構成。
起鍋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3
為棕色梠類葉莖剪製成,四角均鈍,墊自中間打摺中央部分穿二洞一麻繩的二端分別繫在大小二墊上的中央洞孔上。
衣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3
竹與籐製,底破損,四分斜紋編底,斜紋編身,螺旋編修緣。籃外紮七組縱去籐條,三組帶交叉籐環,這三組中的一組頂端呈環狀。藍三面上紅漆與黑漆形成葉形,連杯文等圖案。底緣加籐皮,用籐皮紮成曲折文樣。
網袋(男子配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原色麻線編成,口緣有十二個小籐環穿一長麻繩,此麻繩同時穿過網底二角。網眼細小,網有幾處破洞。
腰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二塊長條綠綢縫接成,二端為帶飾,由硬質矩形紙外包白布縫成。白色上繡紅、粉紅、橙、紫、黑、綠、棕、諸紅色構成的幾何圖案。帶飾周綴,紅、粉紅、白紫、淡綠、黑諸色絮。
小木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3
木製,紅漆脫落,匙部呈葉狀,柄末略呈V形帶一小孔,柄末端扁平且微曲。
捉鼠機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3
藏品為竹與麻線製,呈弓狀,將一竹片一端紮麻繩,另端插入帶一竹節竹筒的小孔中。麻線一端接另一麻線穿過竹筒與上竹片相對的一端上的二孔,使麻線縱面呈Y形,線上繫一小竹片,小竹片再綁一短竹片。竹筒上弦處有一鐵絲環,近環處有一方洞。
小魚筌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竹與籐製,許多竹條縱去,外加籐條圈以紋織編法纏緊,近筌口處籐圈五個密接,另有九個籐圈在筌身上。筌內漏斗狀,身有五籐圈繫固。
竹水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3
將具二竹節的竹子,二端鋸平,再將一端,鋸去一半,近竹節處,穿鐵絲,鐵絲上繫竹篾為桶帶,桶頭竹節鐵孔,以便盛水。
男用短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黑布製成褲腿下緣與臀部中央繡以白、紅、綠、紫色線形成的對立蛇文連杯文、曲折文、線條紋、菱形花文、S形文。
竹編飯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籐製呈盤狀,橫截面方格編,盤口與底均以夾條紮縫法修緣,盤身外表為斜文編,近緣處加一條橫走縫皮成一列六角形,盤口緣與身破損。
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黑布製已剪裁具領,帶袖,二脅下開小衩,六處有絲線纏繞的帶狀鈕扣穿鼻二個在領部,二個在右襟邊,一個在右襟下的對襟處,對襟的一邊加一塊布形成右衽,右襟緣與袖端滾一道藍邊,領上裱藍條八字形,菱眠形的黑花邊,後面中央與右襟中央邊緣繡紫、黃、綠三色。
頁面
地點
- (-) Remove 臺東縣 filter 臺東縣
- 臺灣 (1079) Apply 臺灣 filter
- 蘭嶼鄉 (550) Apply 蘭嶼鄉 filter
- 卑南鄉 (127) Apply 卑南鄉 filter
- 臺東市 (121) Apply 臺東市 filter
- 太麻里鄉 (54) Apply 太麻里鄉 filter
- 成功鎮 (46) Apply 成功鎮 filter
- 達仁鄉 (42) Apply 達仁鄉 filter
- 大武鄉 (24) Apply 大武鄉 filter
- 金峰鄉 (15) Apply 金峰鄉 filter
- 東河鄉 (13) Apply 東河鄉 filter
- 關山鎮 (10) Apply 關山鎮 filter
- 鹿野鄉 (6) Apply 鹿野鄉 filter
- 長濱鄉 (4) Apply 長濱鄉 filter
- 池上鄉 (3) Apply 池上鄉 filter
- 台東市 (2) Apply 台東市 filter
- 延平鄉 (1) Apply 延平鄉 filter
授權
- (-) Remove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filter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