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虌果

木虌果

木虌果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木虌子
sukuy[果實]
阿美族
民俗知識
電光部落|臺東縣
探索1514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6dc267d81cfbd19a51b41ff5c961320" target="_blank">兒歌</a>
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玉里鎮阿美族秀姑巒群傳統詞曲 有人說這是首平埔族的歌,唱者以阿美族語演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7830270aa9121e7d49e2f67a6ab03b2"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5)</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婦女領唱,有兩段主要樂句構成,領唱十拍答唱兩拍、領唱兩拍答唱兩拍。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7bcbef67a61805ad92f1bf75fcf0782" target="_blank">苓雅第二首</a>
苓雅第二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強調祭祀的集體性,與天地人之間互動的情形,並突顯每一個個體在作為集體單元的真實性。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7ed739bb8c1374abf9926c9cf472b9a" target="_blank">台東市馬蘭里阿美多聲部歌謠</a>
台東市馬蘭里阿美多聲部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是台東鎮馬蘭里的阿美族所演唱的多聲部歌謠,阿美族從人的出生到死亡,在其日常生活上的每一個環節,幾乎都有節奏與旋律融匯其中,生活中的事情、歡樂、悲傷等等,都可以成為歌詞的內容。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37d9e26cd211ad93731d96f8d332791" target="_blank">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歌謠</a>
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所唱的歌謠,由一位婦女領唱眾人答唱。這首是豐年祭當中所唱的歌謠,領唱者加入許多即興的歌詞,為今天的聚會作了許多感性和意義的加註。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3b6faa66aee56528a5fc7d12b56037e" target="_blank">瑞穗鄉奇美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a>
瑞穗鄉奇美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屬豐年祭過程中較輕鬆的歌舞,舞步變化較多,有時會僅原地跺腳不移動。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3c21a940dca80449c6db4f93b5fa17e"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08)</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0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三段旋律構成,第一段領唱的有三拍、答唱兩拍,可重複;第二段領唱的有三拍、答唱兩拍,可重複;第三段領唱的有九拍、答唱一拍,音高較豐富高亢,不可重複。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3d66d60d0bcad21b9b249933d218e7a" target="_blank">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a>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文化村表演當中所演唱的歌曲,是在阿美社會中流行很廣的一首創作曲,曲名為「馬蘭情歌」,一般以女性演唱這首曲子較為常見。這個錄音的歌唱者為男性,而且他也用了木鼓敲打節奏來作為伴奏。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47aa8c76bf27e028d7fdc6cffb7ef23" target="_blank">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歌謠</a>
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人演唱的現代歌謠,內容並非阿美族傳統曲調,而是結合了日本的曲調與新創的旋律,歌詞則以阿美族語為主,另外還參雜了日語、國語,是屬組合性的表現方式。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56df16797874588b126fc2d3d01bf38"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95)</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9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三段樂句組成,第一段領唱八拍答唱三拍,第二段領唱三拍答唱兩拍,第三段領唱兩拍答唱兩拍,三者皆可獨立重複演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3b456fde8e060bd570a606879e28872" target="_blank">馬當姑娘</a>
馬當姑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490e04699b89ee9665de3816e94191b" target="_blank">苓雅第八首</a>
苓雅第八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以祭祀為主軸,突顯集體對群靈的信仰,強調,是大家在一起,與天地之間祭祀群靈。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8e0331632d4ae14ee21161f74d3b6d6" target="_blank">除草歌</a>
除草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馬蘭村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979a7a1ba0b2465e3d35decd0477445"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2)</a>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而此曲是由年輕總管階級所領唱的一首原住民歌曲,年輕總管以上階級族人日後會晉升成為長老,他們的歌唱實力都是非常雄厚的,所以在整個豐年祭的祭典之中年輕階級會在多人合唱祭歌的過程中來找尋最適合自己的歌曲並加以訓練,在日後成為成年組或老年組時便有自己風格的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a5a08e26b2eda1e51fbfd8ad0774097"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4)</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婦女領唱,由兩個主要樂句構成,第一段,領唱十四拍答唱六拍,共二十拍,但有時領唱會拉長至十五拍,第二段領唱四拍答唱四拍,為較等質的表現。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2df95de1586e567a063e506fef4b380"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47)</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4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年齡階級領唱眾人答唱,未有婦女參與。共有兩段樂句,第一段領唱七拍答唱六拍,第二段領唱兩拍答唱兩拍,屬不等質性旋律的音樂結構。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2ff9231a335c487c295078363e9bd9f" target="_blank">除草歌</a>
除草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馬蘭社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30f0400a5ade3ef34fde8ab0605819b"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5)</a>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除了看到片中歌舞表演外也可以看到傳統原住民青年的成年禮儀式,他最大的特色在族中晉級的族人要喝完一大瓶米酒,除了有慶賀晉級的族人外,也象徵的是一種體能的訓練和挑戰,有許多族人體能不好的喝完一整瓶米酒就會倒地不醒,有表示要多訓練體能的作用,在片中也可以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98e18da83a9e9b9e14dd2d9a6a36cf9" target="_blank">豐年祭歌之二</a>
豐年祭歌之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玉里鎮阿美族秀姑巒群傳統詞曲 為豐年祭典型領唱與和腔的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24e8de09c7868e19e99011f0f20e6a8"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2)</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的錄音。祭歌以領唱與答唱的方式呈現,歌曲旋律有兩個樂句,分別為四拍與八拍,因是後起拍子的節奏,所以呈現八拍半的一種句法,亦即後起拍子緊接在答唱樂句四拍之後。舞步則為四拍一個單位的節奏。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24fe9e5307f671e4f2ed8682c12b0f5"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1)</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奇美秀姑巒阿美衍生過來的歌曲,先由婦女領唱,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前兩段為領唱四拍答唱四拍,樂句段落長度相同,但兩者的旋律不大相同,第三段則為領唱六拍答唱兩拍,有時領唱最後兩拍會與答唱重疊,這是較為特殊的部分。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28ce4b9407f53e70cbb035027e5085b" target="_blank">東河鄉昌興村阿美族婦女多聲部歌唱</a>
東河鄉昌興村阿美族婦女多聲部歌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台東縣東河鄉興昌村阿美族休閒、聚會時所唱的歌謠,皆由婦女領唱及答唱,歌詞為發聲的虛詞,答唱部分為重複領唱部分的旋律而成,並且是以二個聲部的歌唱來進行的。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22ec5c350925c391a8121d7f07537e8" target="_blank">哼哼跳舞</a>
哼哼跳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3b6c5b7f676e2f5d536c24106aa6742"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6)</a>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個四拍為一單位的舞步,這首由長老階級所領唱的歌舞,在豐年祭的整個傳統中長老階級會向族中長老以下階級敬酒,有著關照和鼓勵的意謂存在,藉此來鞏固部落禮的禮節和凝具部落整體的向心力,而長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