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虌果

木虌果

木虌果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木虌子
sukuy[果實]
阿美族
民俗知識
電光部落|臺東縣
探索201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77df12f734235a69ebe34b16286dce8" target="_blank">台北這個地方</a>
台北這個地方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ffb3a3b43bfdb74b663795ad9ede45a" target="_blank">春日第四首</a>
春日第四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成年式第一天唱的歌,乃由男子集體唱出,且邊唱邊跳。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07115d7ca198cc3a5ff1a5f8ddc803a" target="_blank">樂和第十首</a>
樂和第十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拜訪之歌」是豐年祭期間到每一家去討酒喝時唱的,並非只為了喝酒,而是為此家戶的祖靈及已故家人的靈,一起共享可建構靈與靈間之路的酒,表示大家都在一起,為此戶之靈娛靈,上一段乃老人未喝酒前坐下來唱的歌。下一段則是以坐下來的老人邊喝邊唱的歌曲,通常會配合節奏有身體律動。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0ae442e156185637ac8a75a88a0884b" target="_blank">這個酒</a>
這個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62f8850873f4d66343de27d0c5be29f" target="_blank">苓雅第四首</a>
苓雅第四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部落稱此曲為「團結一心之歌」,以個別的我,連結為一個整體,強調一樣的心一樣的歌舞,整合出來的一致性。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88d070178b30380a7637525c68d308e" target="_blank">回家鄉</a>
回家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8a9e5d9c6f1c0cbcf6d0772fb3f26e4" target="_blank">深山幽谷採蕂歌</a>
深山幽谷採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古時阿美族是互助共享的社,狩獵回來時會將獵物分享親友及鄰居,在農事上會以換工的方式彼此協助,如果部落裡同胞需要新建房舍,頭目就會吆喝大家一起幫忙,每戶就派家中一人幫忙,有的砍木材有的割茅草,有的去採藤,有的砍竹子,大家都同時合力蓋新屋。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46dec807fb804880d2d9f7e15cc9d64" target="_blank">春日第九首</a>
春日第九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乃另一首「結束之歌」,是男女一起唱跳的歌,牽手方式乃左右間隔一人牽手,節奏由慢漸快,直到累了或快結束,再回到輕緩的節奏,一般仍視領唱者掌控會場的氣氛與秩序。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334a303114c813dc21bf7ba3ccdf3cc" target="_blank">海洋之聲</a>
海洋之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01b4639dd05378d8cad7ab0d5f1aa64" target="_blank">驅厄(3)</a>
驅厄(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社會中的法術有三種edaw(占卜術),pohpoh(驅邪術)和sikawasay(治病術者),人若得病時就會請sikawasay到家中驅邪作法來治病。從事sikawasay者大都是自家人傳承,或德了大病受神靈啟示者,才能成為sikawasay。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db5081c68a0b9d555b2bac665715ccf6" target="_blank">拉船歌</a>
拉船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以虛詞唱出的歌謠,雖然無法了解歌詞全貌,但港口部落臨海,所以農閒或是捕魚季節,居民會出海打漁,而這首歌是是用在出海及回航離岸拉船時,團體齊聲唱和,使工作順利的一首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10619ac043328331b739e74deda4b00" target="_blank">請原諒我</a>
請原諒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闡述阿美族的女孩子在過去保守的社會裡,如有戀情必須向父母親告知,並且要得到他們的允許才可以相戀。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180ef1315e34c0617421a20bc54019d" target="_blank">歡樂歌</a>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根據水璉部落前任頭目高賢德說:「這首是屬於sakiraya(撒奇萊雅族)的歌謠。他小時就聽過老人家在工作後,在部落或家庭有喜慶時,配合舞蹈唱出的一首歌謠。」此曲在水璉部落目前只有7、8歲以上的老人才會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7de95eed7c084c5839068c3a4a974a2" target="_blank">不要忘記我</a>
不要忘記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7fd51066548f9158f83a778b8955888" target="_blank">降靈(2)</a>
降靈(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社會中的法術有三種edaw(占卜術),pohpoh(驅邪術)和sikawasay(治病術者),人若得病時就會請sikawasay到家中驅邪作法來治病。從事sikawasay者大都是自家人傳承,或德了大病受神靈啟示者,才能成為sikawasay。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1624a8400f3e2d885e3ffb490609384" target="_blank">美好的日子</a>
美好的日子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1709fd1584c5823369f2fe70f116b0b" target="_blank">老人教青年送客舞</a>
老人教青年送客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馬蘭村阿美族傳統詞曲 LAGAZAU是一種豐年祭將結束時所要跳的送客舞。在豐年祭期間,老年人會教剛從青年組BAGALOGNAI升上青年組KABAR的年輕人跳這種舞,這也是老年人的榮譽和責任。KABAR學舞時一定要戰戰兢兢地學習,否則老人們也會板起臉來訓斥他們一番。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a10bb60fb5f602f577d0cdd9fad6099" target="_blank">召換青少年聚會歌</a>
召換青少年聚會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馬蘭村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dd87fbd03b56d9f59abfffbe21d6146" target="_blank">依呀厚嗨呀</a>
依呀厚嗨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b9cd113c3570a56e6773b5c0882d1d0" target="_blank">樸石閣第四首</a>
樸石閣第四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豐年祭集體性娛靈之歌曲,飽滿了人與神靈之間的合諧,並滿溢於人與人之間的靈,使豐年祭散發出歡樂合諧的氛圍,藉此期望共感萬物生長之靈之的合諧。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848774be65fb739f65b4e9aa81b7125" target="_blank">墾荒追念歌</a>
墾荒追念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c15a168982bb8ee2cdcfe2f0c6f5776" target="_blank">豐年祭</a>
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c40f58096aeb76589e666def2a5503d" target="_blank">樸石閣第一首</a>
樸石閣第一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豐年祭歌曲,在祭祀過程中,懷念過去曾參與豐年祭的族人家人,藉著祭祀情緒與群靈同在,部落人稱之為「懷念的豐年祭」。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c4de9efa969590efb2a1eeaf93c2ba8" target="_blank">豐年獎懲歌 (2)</a>
豐年獎懲歌 (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豐濱部落唱完祭祖歌謠後,即開始跳malikuda(豐年祭舞)到早晨。當跳到黎明天將亮時,就舉形paiwa(青年獎懲),這兩首歌謠就是當時所演示的歌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