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母珠

雞母珠

雞母珠
Abrus precatorius雞母珠
Karatum[莖、葉]
阿美族
民俗知識
電光部落|臺東縣
探索4992筆資料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b615e6e7a730d56a822f8052939d86fb" target="_blank">雙花龍葵</a>
雙花龍葵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76f568d68e1358c571d8becb3c6acd5" target="_blank">樹豆</a>
樹豆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4487942c1c5e37152366df3b33ea597" target="_blank">木薯為部落傳統主食之一</a>
木薯為部落傳統主食之一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4557792f39907c23359a438186bc0c3" target="_blank">魯凱族人製作竹筒酒杯</a>
魯凱族人製作竹筒酒杯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2023
族人手製竹筒酒杯來盛裝祭儀用之小米酒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5123e5dca4c4b1b652f26de49c9de6e" target="_blank">黃荊</a>
黃荊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9fa080eb9be4e74ec0f21da480dc086" target="_blank">布農族小米麻糬</a>
布農族小米麻糬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6264a896956613c5b9c8324b6da7378" target="_blank">洗淨的假酸漿葉準備包cinavu</a>
洗淨的假酸漿葉準備包cinavu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b19404db8caf36c5da5159e343cef095" target="_blank">砌石</a>
砌石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1d6c1bc5a6225abc240fe532751ebae" target="_blank">收穫祭時也會食用南瓜</a>
收穫祭時也會食用南瓜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df83d7e7ae7c84dc5bc58e047363d89" target="_blank">傳統小米飯</a>
傳統小米飯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傳統小米飯會加上山萵苣、龍葵等野菜一起煮食。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647e7ae44a18683881926cf4369933c" target="_blank">達魯瑪克部落鞦韆祭</a>
達魯瑪克部落鞦韆祭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6e1bfda6bb4f042006ecc9c39888127" target="_blank">山領榴酒麴植物</a>
山領榴酒麴植物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山領榴酒麴植物由左至右: 小黃菊(falingkod)、山荖葉(fila´)、雞母珠(koratom)、大葉田香草(fanglay)、毛柿(kafohongay)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9146ab2d29a1c50c6c5b2a737da9ef3" target="_blank">部落傳統美食laqerlaqer以假酸漿葉包覆</a>
部落傳統美食laqerlaqer以假酸漿葉包覆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部落傳統美食laqerlaqer(音譯)以假酸漿葉包覆,內餡為魚肉,也可包豬肉。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a6df9d0e8d900689c4cef0f20741193" target="_blank">祭儀時會奉上小米酒感謝收成</a>
祭儀時會奉上小米酒感謝收成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6e1e4ffdd53b2831e1ddd82db817631" target="_blank">閩南、排灣族歌謠</a>
閩南、排灣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錄製之閩南與排灣族歌謠,內容包括(閩南)《哭五更》、《三金扇》、《鬧五更》、《悼亡夫歌》、《耕農歌》等;以及(排灣)《工作後休息之歌》、《結婚之歌》、《失戀歌》、《情歌》、《山地抒情歌》等曲目。錄製地點為台東(7月21日)、彰化(7月22日)與屏東(7月23日)。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38300c19a01fdb46a15790e3b64e546" target="_blank">蕭泰然 主講臺東師院音樂會海報</a>
蕭泰然 主講臺東師院音樂會海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2年6月臺東師院音樂會海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d95d1b1999653a058f953aba621a8b6" target="_blank">阿美族歌謠</a>
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錄製之阿美族歌謠,內容包括(A面)《老人除草歌》、《年輕人除草歌》、《豐年祭招呼歌》、《求愛歌》、《嬉遊歌》等,以及(B面)《豐年歌》、《春海歌》、《除草歌》、《豐年祭解散歌》、《捕魚歌》等曲目。錄製地點為臺東縣豐里、三尼、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等。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0bd51c243e358a7d2c94135af1f5dd7" target="_blank">李泰祥 於臺東音樂推廣 演出照</a>
李泰祥 於臺東音樂推廣 演出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6-1970年李泰祥夫婦在臺東做音樂紮根與推廣的工作。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8c84e0d1b25a17320ea1f4e284ea94b" target="_blank">許常惠與黑澤隆朝合影於臺東機場</a>
許常惠與黑澤隆朝合影於臺東機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0年與日本民族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合影於臺東機場。他的著作《關於臺灣的音樂》一書,由許常惠翻譯。1960年代開始的民歌採集,是繼日治以來田邊尚雄、黑澤隆朝在臺灣山地採集原住民音樂後,再次開啟關注原住民音樂的風氣。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e2cbf3a8403fd420f50d2f6b60d4f31" target="_blank">陸森寶</a>
陸森寶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原住民音樂家|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1f0d63d11589a3f09ffbf6e8af5a3a7" target="_blank">布農族歌謠</a>
布農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錄製之布農族歌謠,內容包括(A面)《飲酒歌》、《寂寞時之歌》、《豐年祭歌》、《悔改之歌》、《獵歸之歌》等;以及(B面)《歡樂飲酒》、《無題》、《出草歡呼》、《乾杯之歌》、《無收穫歌》等曲目。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33fd4e804cfc3e7d6ea54b1513e8953" target="_blank">李淑德與友人於蘭嶼合影</a>
李淑德與友人於蘭嶼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9年於蘭嶼學會換氣的!左起李淑德、李玫瑩、何貴良、許瀞心。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dc2f8b76efdae8f13dc32fc77754ebf" target="_blank">臺東康樂天主堂</a>
臺東康樂天主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臺東康樂天主堂提供歌謠,內容包括(A面)《情歌》、《遊玩歌》、《古老歌》、《飲酒歌》、《搖籃歌》等;以及(B面)《遊玩歌》、《飲酒歌》、《戀歌》、《打鐘了》、《山地舞歌》等曲目。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85ed5d2e1ccbe8d7be237399967df9f" target="_blank">李泰祥於臺東音樂推廣教學時情景</a>
李泰祥於臺東音樂推廣教學時情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6-1970年李泰祥夫婦在臺東做音樂紮根與推廣的工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