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母珠

雞母珠

雞母珠
Abrus precatorius雞母珠
Karatum[莖、葉]
阿美族
民俗知識
電光部落|臺東縣
探索4992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ff5d80b512e1da45b4b0556c17d9b9b"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8)</a>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這首是年輕總管階級領唱並以多人合唱為主,由此方式可以看出阿美族豐年祭的祭歌演唱困難度很高,即使是到了年輕總管階級還是會以合唱的方式來呈現,在歌唱高興的時候相同的動作有時候會用跳耀式的方式來呈現,此曲是青年階級最喜歡的一首歌,而藉著唱這首歌來回一當時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0621d9789e02c36423d6dc983c5219b" target="_blank">即興曲</a>
即興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都蘭村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0c4b5b07c6200515076d98850aafc42"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在錄音的開始中斷五至六秒,男性合唱加上舞蹈,聯唱的方式,其中穿插領導者指揮的聲音,高低音的合聲由團體中傳出。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4f3dae0d6797fa03b5cea504cbe335" target="_blank">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a>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的歌謠,由一位男性長老獨唱,而且還有兀自進行的輕微鼓聲伴奏,顯得有點怪異和特別。長老的歌聲非常具有傳統的特色,但是這種獨唱的現象,若以阿美族音樂文化的特質來詮釋,則應該是他自己重複的唱了一次答唱的樂句。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51635e26ee8d82b284e3bdaf1f2018" target="_blank">豐收歌</a>
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6f5bd107372a53b3e18302b2c78806"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9)</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的現場錄音。此曲由兩段樂句所組成,第一段領唱六拍,答唱四拍。第二段領唱兩拍,答唱兩拍,舞步則以四拍為一單位來循環進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9c0a2097cfaa5ea4254d291746db56" target="_blank">苓雅第五首</a>
苓雅第五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豐年祭娛靈時所唱之歌,主要是針對天地之間群靈的呼喚,並與群靈達到互娛之情緒,以彰顯靈與靈之間的合諧。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cd9b352f17d6f20a5356cca797f356" target="_blank">新港</a>
新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243485d70e705eda3f699fc58a5397b"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03)</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0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只呈現一個樂句,一般來講豐年祭之歌會有兩個以上的樂句,縱使只有一個樂句也會以不同的旋律反覆歌唱,這個旋律領唱的有五拍、答唱六拍,不斷的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24cf690935c94005fc2d1113547b18d" target="_blank">歡聚歌</a>
歡聚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馬蘭社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5c6e6e6d39df658a62aba3618f9a3d9" target="_blank">哥哥的呼喚</a>
哥哥的呼喚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483f70d3bf96b843c51adba92546b86"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6)</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的現場錄音。此首祭歌節奏輕快,旋律線起伏變化多,舞步以四拍為一單位。領唱有主要兩個旋律,以四拍與三拍為一單位,答唱都同為兩拍。阿美族音樂以五聲音階佔多數,此首歌即以Do、Re、Mi、Sol、La這五個音所構成。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5ab1e1a7a7a6d20aecff80c7e1d0ede" target="_blank">祈靈歌(1)</a>
祈靈歌(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社會中的法術有三種edaw(占卜術),pohpoh(驅邪術)和sikawasay(治病術者),人若得病時就會請sikawasay到家中驅邪作法來治病。從事sikawasay者大都是自家人傳承,或德了大病受神靈啟示者,才能成為sikawasay。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3e8dae36726073ba07ef0fd07f63a6d" target="_blank">豐濱阿美族豐年祭malikoda歌舞</a>
豐濱阿美族豐年祭malikoda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是由男性來領唱,眾人答唱。阿美族的豐年祭是以男性的年齡階級為中心來運作的,豐年祭的歌舞稱為「malikoda」,和平常一般歡樂性的歌舞「misalokiaw」是相對的一組音樂舞蹈類型與概念。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4589865c8a9b8192894be65dfc9df2f" target="_blank">婦女迎賓舞歌</a>
婦女迎賓舞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奇美部落阿美族傳統詞曲此曲是歡迎貴賓、朋友來臨時所演唱的歌曲,通常都由女性來演唱,以表示歡迎之意,後來男性也加入演唱。這一首歌曲,後來則在聚會場合之前,若有貴賓蒞臨會場時,由婦女來演唱此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4640c23f9541f911963e9d839f332f3" target="_blank">今天晚上</a>
今天晚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48dc8c55bd26735331b59d83c52a1f2" target="_blank">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巫師歌謠</a>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巫師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的巫師歌謠,是巫師們祭祀祖先、鬼神或過世巫師的歌,歌詞以虛詞為骨幹,但是會即興的加入神名及相關的語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4e0c1ac3363dd29218336cba3f2700b" target="_blank">美麗的馬蘭村</a>
美麗的馬蘭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9768b08eb76c94380d50b00f3a6c506" target="_blank">古老的工作歌</a>
古老的工作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馬蘭村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bbf4d30659225757857c83c0fba9bb2"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豐年祭開始前,武士們在場上跳舞唱歌,是屬於在正式開始前的宗教性的舞蹈。阿美族只有「歌」「radiw」所有阿美族的應答唱法,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聯唱式」一種是「輪唱式」。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c0caae018f537cc3b9096480e147569" target="_blank">可愛的歌聲</a>
可愛的歌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c3a16c549d23971c181ceb0819658e9" target="_blank">阿美族收穫祭歌舞</a>
阿美族收穫祭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5年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收穫祭歌舞。長老領唱,隊伍向順時針方向運轉。豐年祭舞蹈不一定都是順時針方向,視曲子而定或是領唱的人怎麼帶動。換另外一首歌舞步也跟著換,換成四拍子為一個單位。在港口村處理四拍子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第一個拍子是強拍,一般來說第一拍是用來移動腳步並不太會使用強拍。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c592266c1d93fbace37d0967613d79e"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2)</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領唱與答唱皆為四拍,不斷重複。豐年祭歌舞的特性在樂句不斷重複下,會在音高、旋律上等會多作變化,基本上會呈現兩個以上不同句子的結構。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6f82940220d8ab7728ec90ebf89f373" target="_blank">春日第十五首</a>
春日第十五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雖然仍以「祭」為主軸,但因為歌曲後回到人域的「我」,因此有從 「靈域」回到「人域」的意涵,亦有近儀式尾聲整隊的意思。 譯詞:天上的群靈啊,是我在這裡,與我們同在這裡吧,祭,祭,祭,我在這裡,是我,是我,是我在這裡祭,是我,是我在這裡,是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