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鬚菜(佛手瓜)的農事管理

龍鬚菜(佛手瓜)的農事管理

發芽的佛手瓜
賽德克族
農耕知識
山里部落|花蓮縣
探索1585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d635fe23b3674476b80aa100db70749d" target="_blank">舞歌輪唱(二)</a>
舞歌輪唱(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平生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對賽德克人來說,跳舞歡唱是一件極其快樂的事,而且是特殊的場合才會舉行。根據耆老們的說明,目前仁愛鄉的大型慶典活動如鄉運,或者是部落裡慶祝過年及婚宴,都會以這首輪唱方式的跳舞歌來帶動歡樂氣氛。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d647ce2d842dd942313ade1aab790982" target="_blank">跳舞組曲</a>
跳舞組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平靜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f290e89a721e8d39805ea3c389288d8" target="_blank">還工歌</a>
還工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平靜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367ae095964bda4a7eae29c1f885dcf" target="_blank">Temu Nawi 的歌(一)</a>
Temu Nawi 的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廬山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的旋律較難在賽德克族的部落聽到,但同樣也是用La、Sol、Mi、Re四音音階。旋律本身雖然很簡單,總共有三種模式作排列組合,但是非常有賽德克族民謠的味道。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187daaf21c36279e080444e656c4c99" target="_blank">等待之歌</a>
等待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下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21aae4abf6d9cd57c3806ba92ef5a72" target="_blank">還工歌(二)</a>
還工歌(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上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這裡的還工歌也一樣使用了日語的元素,而第三段的duma指下面,hoda指下雪的地方,也就是合歡山,合起來是合歡山下面的意思,其實就是指靜觀。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8398f0045a5578cb77024af1ac203ed" target="_blank">老年人留給小孩的歌</a>
老年人留給小孩的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下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演唱這首歌的耆老用這首歌表達她對下一代的關愛,雖然她年事已高,但是仍關心著她的小孩,希望能在走之前留下一些菜給她的小孩們吃,這裡的菜有其他的暗喻,若是比喻時間,則暗指她要多陪陪孩子,如果指事物,則可能是想交代一些話給孩子,希望他能消化,就像那些菜一樣。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7893b87c9c4b78cf4e7e7fafb4ad65f" target="_blank">跳舞組曲</a>
跳舞組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下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e428f3768c0ff206260999c162b4d3e" target="_blank">還工歌(五)</a>
還工歌(五)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平靜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這裡的還工歌也一樣使用了日語的元素,而第三段的duma指下面,hoda指下雪的地方,也就是合歡山,合起來是合歡山下面的意思,其實就是指靜觀。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e4bf8422aa1930135381c61fa44f2d8" target="_blank">Temu Nawi 的歌(二)</a>
Temu Nawi 的歌(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廬山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這一首與99首相同,由同一個耆老所演唱,雖然歌詞的排列與用法上有點不同,但是旋律是相同的,一樣是三種模式去做排列組合。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74bb5cc3d200ae463f9164f9d3a7f55" target="_blank">跳舞歌(二)</a>
跳舞歌(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平靜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與前面一首跳舞歌剛好相反的是,歌者在這裡使用前面的音符短後面的音符長的這種律動,只是這種律動並不非常明顯,有時候亦會變成平均的音值。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d78af4904b24281239d3c8311ea907f" target="_blank">舞歌輪唱(一)</a>
舞歌輪唱(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上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9f5f13dba368787d8e7bacb730f394c" target="_blank">我喜歡誰(一)</a>
我喜歡誰(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賽德克族的歌謠中,男女之間的情愛一直是焦點之一,由於在賽德克族的gaya中,男女間的接觸是被嚴格規範的,因此在愛情的表達上,就常常透過歌謠或口簧琴來傳達愛意,這首歌便是一個例子。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59754675c9d7feabe93832012ef7c29" target="_blank">跳舞輪唱</a>
跳舞輪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下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8ad3a1f8c94595514e9577d98a0afa9" target="_blank">歡樂歌</a>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平生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謠只有在平生部落出現,而且在音組織方面並不是賽德克族常用的四音音階(Re、Mi、Sol、La),但是這一首用的是五音音階(Do、Re、Mi、Sol、La),風格顯然地不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3a9f622c7211c6e31d484bf87b5bbe5" target="_blank">跳舞分肉之歌</a>
跳舞分肉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deb9f54e73419ebf8561f2ff7f5cac98" target="_blank">跳舞歌(一)</a>
跳舞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平靜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85175146307decf164d2abccabe3071" target="_blank">先祖的話語</a>
先祖的話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f6a03ee29f34ac2bb7cef83c21ac004" target="_blank">跳舞組曲(二)</a>
跳舞組曲(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3ef5259511ff740d97b133b5e9980bc" target="_blank">認識歌</a>
認識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春陽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52e34834e0b0ee58e8e249e09794064" target="_blank">迎賓舞曲</a>
迎賓舞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春陽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此曲是仁愛鄉賽德克族最常見的歌謠,以輪唱方式展開,也是歡樂的時刻必唱的舞曲。一般以領唱者唱第一部,其餘參加者於第三拍加入,開始輪唱。眾人並圍成一圓圈,跟隨著歌謠的節奏擺動,舞蹈的動作也會因為旋律的不同而變化。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b3c9b1568c9a58bf13e58272e5fac9e" target="_blank">酒醉歌(三)</a>
酒醉歌(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上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與前面一首的旋律相同,不過酒醉歌除了抒發個人的情緒之外,也經常有懷念故人的內容,據演唱者表示,常常唱著唱著,因為越想越多就會流下眼淚來,是一首觸及人內心最深處的歌謠。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04ad3722bded9839a0d4bb550a7f769" target="_blank">懷念先夫之歌</a>
懷念先夫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清流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這一首較為感傷的歌曲,是演唱者懷念已去世的丈夫所唱,旋律亦是酒醉歌的旋律。歌詞從低聲吟唱開始,慢慢地講述了過去的回憶,是一首唱了會令人掉眼淚的歌謠。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a23dc1a20aa1f0367db059a6e37fc21" target="_blank">還工歌</a>
還工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上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還工歌也是仁愛鄉傳唱很廣的曲子。由於經過日本五十年的統治,老一輩的原住民通常也都精通於日語,因此在歌詞中經常穿插日文,尤其像還工歌,許多部落的耆老以domodaci來稱呼朋友,也是這首歌另一個有趣之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