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川穀
薏苡/川穀


布農族
民俗知識
崙山部落|花蓮縣
探索418筆資料
教訓小孩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太魯閣族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豐年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豐年祭歌謠是虛、實歌詞並用的歌謠,在實詞部分與南勢阿美族的語音完全相同,所以此歌謠不屬Sakiraya族的豐年祭歌謠。這首歌在描述,這是族人一年一度的豐年祭節,族人不要放棄慶祝,族人要興高彩烈的跳,同時不可遺忘袓先的遺訓。
春日第三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進入豐年祭會場時唱的歌,唱了此曲就表示豐年祭正式開始。可視為呼喚神靈之歌。
譯詞:天上的群靈啊,向你們祭呀,群靈啊,向上祭祿們呀,祭,祭,我在這兒祭呀,群靈啊,降臨在我這裡,是我,我在這裡啊,在我這裡,是我,我在這裡,祭,祭。群靈啊,下來與我同在一起,是我,我在這裡。
搖籃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咱們是噶瑪蘭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咱們是噶瑪蘭人(aita na kebaran)的曲調,原來是一首阿美族民歌,在民國78年新社噶瑪蘭人第二次到宜蘭參加返鄉尋根活動時,由於族人沒有一首代表噶瑪蘭的歌曲,於是潘金榮就以這首阿美族民歌曲調加以改編,並且填上噶瑪蘭語來演唱。往後,它就成了新社噶瑪蘭人返鄉活動中,不可不唱的一首歌曲。
墾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日常生活口不離歌,歌不離舞,凡在工作、休息、飲酒時,都很自然的唱起歌來,甚至於當場即興跳起舞,歌唱跳舞成了族人重要的生活,這首歌謠也是這樣的情境中產生的,旋律輕快動人,但在應答合唱時出現高八度合音,是一首非常奇特的唱法。
運動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謠雖全用虛詞來唱,但這首歌有其特殊用途,族人稱它為sapilatelat「運動歌」。據高賢德說:「這首歌謠很早以前就在此部落傳唱著,同時配上運動的肢體動作,作為鍛鍊身體之用。」在民國4年代,壽豐鄉舉辦全鄉民俗舞蹈比賽,該部落就以這首歌謠配上舞蹈參賽,榮獲第一名,足見此舞曲旋律之全,受到肯定。
頁面
地點
- 花蓮縣 (347) Apply 花蓮縣 filter
- 豐濱鄉 (83) Apply 豐濱鄉 filter
- 秀林鄉 (38) Apply 秀林鄉 filter
- 高雄市 (34) Apply 高雄市 filter
- 桃源區 (33) Apply 桃源區 filter
- 萬榮鄉 (32) Apply 萬榮鄉 filter
- 玉里鎮 (25) Apply 玉里鎮 filter
- 南投縣 (24) Apply 南投縣 filter
- 海端鄉 (15) Apply 海端鄉 filter
- 仁愛鄉 (15) Apply 仁愛鄉 filter
- 台東縣 (15) Apply 台東縣 filter
- 卓溪鄉 (12) Apply 卓溪鄉 filter
- 信義鄉 (9) Apply 信義鄉 filter
- 壽豐鄉 (9) Apply 壽豐鄉 filter
- 花蓮市 (9) Apply 花蓮市 filter
- 瑞穗鄉 (3) Apply 瑞穗鄉 filter
- 鼓山區 (1) Apply 鼓山區 fi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