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茄
輪胎茄




kakorot[全株]
阿美族
民俗知識
哈拉灣部落|花蓮縣
探索605筆資料
籐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碗形原色藤帽,全帽皆以螺旋法編製而成,其無裝飾者為工作帽。帽沿稍有破損。
綁腿(女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女用綁腿二塊,以藍色為底,布三周及正中縫寬約4cm紅布,其上貼以齒形紋,為藍紅等色。布上另有細緄條,另有紅絨線繡成十字形紋,及數長條絨線紋。綁腿布兩端各有長約30cm,藍布條四根。
織布機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1
地織機由Tokod(踏板)、尖木棒、Sacekcek(刀狀打棒)、‘Atip(近身布夾)、Komahay(腰帶)、Honhonan(梭子)組成。農閒期間,女子會向長輩學習織布。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石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1
小型鋤頭以石頭磨製,藤條紮在手柄上,手柄彎曲的角度為特殊設計,利於在坡地工作。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長條貝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項飾一共由十一塊大小相似的長條貝串成,貝塊兩頭用麻繩穿過,在麻繩打結處有紅絨線四小段,打一小結。
木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9
男性出戰時的防禦武器,亦在祭祀中用來除穢,是象徵部落的標誌。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佩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為黑色的雙布袋。外側之袋,以紅布上綴白緄條及黃線。兩側貼有紅布條,其下端有紅白絨線9cm長之流蘇。帶為幾股紅白絨線搓成粗線條。
竹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匙全部以竹為材,匙身以竹的自然形狀刻成,開口處呈斜坡狀,柄部與匙身相連在一起,以自然的趨勢刻成的,匙身與柄部成160°的角度。
青銅圓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青銅鈴四件。其中三件呈圓錐形,鈴為中空,另有一破圓鈴。
女右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一塊藍布,寬72.0,二邊緄一道淺藍色邊,右側在淺藍邊外接一寬11.8cm之黑布,下邊緄以紅邊,下部邊緣有寬11.5cm之細布條貼飾,其間雜有紅毛線刺繡。
口琴(雙簧帶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竹製琴身,銅製琴簧。二簧根部平行置於二簧孔上端,琴之部分削成淺槽,上再用細籐皮穿繞二槽間及其兩旁的長方形小孔,且各墊的小竹籤於籐皮與簧上端之間琴簧根部固定,下端則可自由振動於簧孔間。琴上下端各鑽一小孔為繫繩之用,琴身呈半發狀。琴筒長7.7cm、筒徑2.2cm。口端開口,底為竹結。
方貝塊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以十一塊正方形貝片連串而成。每片大小約同,長寬各約4.0cm。每片二側各有四孔貫穿,以細麻繩連串起,二端各有一絨線繩。
額帶(紅布穿珠)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共兩層。表層為紅麻布,底層為深藍色布。表層周圍有三條金色玻璃珠。中央原有十八片(1片已失)圓形白色金屬片,直徑2.0cm,金屬片之間有兩條金色珠,長1.4cm,帶之兩端繫紅色布帶。
銅手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手鐲一對,粗0.4cm,以黃銅線螺旋迴捲而成,兩只手鐲皆六回捲。
套袖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以一夾織有紅色黑色毛線紋飾之白麻布縫成一長筒形,長33cm寬15cm,最寬約17.0cm。套袖之花紋有方格紋,X形紋及小梅花紋,菱形紋,紅黑線條紋。套袖共有一對。
箭(鐵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無羽單鏃鐵箭。刀為圓角菱形,腳部為圓柱形。頸部以麻繩扎於幹上。幹呈黑色,四節,前端較粗,末端較細,有扣。
竹笠(男子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三分斜紋編法,單篾紮邊而有夾條,外再加一籐邊。
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以麻繩規則地串起內外交錯的黑白珠貝,每段皆為四排(黑白白黑、白黑黑白),共有三十餘段,全長55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