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菜的生態管理

西洋菜的生態管理

撒奇萊雅族
農耕知識
撒固兒部落|花蓮縣
探索347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1086ca64eab5559d789cbb89457a937" target="_blank">豐年祭大會舞曲</a>
豐年祭大會舞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b1f3c3338d6f9b3b815972cc3fb2e2b" target="_blank">烏來之夜</a>
烏來之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bb4e27b1775c169f6aad6a4d875353e" target="_blank">歡樂聚會</a>
歡樂聚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bfc7e3219bbb37bb06deb60e50ffbbd" target="_blank">青春舞曲</a>
青春舞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c21d90b74ca1a61c82217c8cd844bf2" target="_blank">懷念故鄉</a>
懷念故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懷念(kasianem),曲調原來就是宜蘭地區噶瑪蘭人的傳統民歌,但在1883至1888年間,時在蘭陽平原傳教的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將這首民歌曲調收錄到「聖詩集」當中,後來駱維道博士加以配上四部和聲,而成為台語聖詩的第63頁的聖歌「真主上帝造天地」。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cd7e98d021388f38475a1adcde32d73" target="_blank">懷念歌</a>
懷念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太魯閣群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cf9d47c212d22872a856975f116a154" target="_blank">歡樂之夜</a>
歡樂之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52eb72c4c65cdff493aad86bb9445bb" target="_blank">春日第十首</a>
春日第十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部落的「成年禮」結束後,到爐主家招待年輕人及老人,室內坐著老人,室外有年輕人唱跳著,此曲乃室內老人唱的歌,老人會邊唱邊踏右腳,由於是老人的歌,因此速度不快緩且有力度之呈現。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6227e966788a608eb24e4b5dcf41f2a" target="_blank">歡樂歌</a>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6801c1228d9c95ac4e4b5f1489f14e7" target="_blank">獵前祭槍歌</a>
獵前祭槍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獵前祭槍歌是過去布農族要進行群體狩獵時所演唱的儀式歌曲。不過在花蓮的丹社群(take vatan),則是在獵歸之後,在巫司的祝福下才演唱。歌曲內容除了感謝獵槍讓其獵獲獵物外,一方面也感謝獵物,並祈求獵物們的原諒,以及希望下次打獵時,能獵獲更多的獵物。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6802bff853b729272f8aa258ecec22c" target="_blank">被休的女人之歌</a>
被休的女人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7fb843ad1722c943865128232e517df" target="_blank">淨身(5)</a>
淨身(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社會中的法術有三種edaw(占卜術),pohpoh(驅邪術)和sikawasay(治病術者),人若得病時就會請sikawasay到家中驅邪作法來治病。從事sikawasay者大都是自家人傳承,或德了大病受神靈啟示者,才能成為sikawasay。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4e4739f48842d71de34e88615a8f22d" target="_blank">拜訪討酒歌</a>
拜訪討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豐年祭在阿美族社會是最大的慶典,每當節慶時,外出的人們都回鄉與家人歡度佳節。通在豐年祭時,家人三五成群至親友家登門拜訪時所唱的歌謠。此歌謠屬秀姑戀阿美族特有的歌謠。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36df3ed94074d213f6bee5329b06664" target="_blank">豐年舞歌</a>
豐年舞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豐年祭歌謠詞以虛詞演唱,具有傳統豐年祭歌謠之特性,但這首豐年祭歌謠在應答合唱時,卻呈現複音合唱聲響,就花蓮區的豐年祭歌謠,一般來說不會有這種唱法,這首歌謠是否受到台東阿美族多音性唱法影響,是值得研究。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39cfc5eb4170147c2d85f5406180795" target="_blank">祭神靈之歌</a>
祭神靈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在儀式將近完成之際,為了答謝祖靈的幫忙,巫師再一次的呼叫老巫師的師承及祖靈的名號,再次的祭拜這些神靈,以示感恩之意。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3b456fde8e060bd570a606879e28872" target="_blank">馬當姑娘</a>
馬當姑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4104e50a44a4e5be77bf485d8f36709" target="_blank">水璉情歌(懷鄉)</a>
水璉情歌(懷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在民國57年間,前任水璉國小校長故李來旺先生,為了鼓勵部振興族群音樂,舉辦了水璉部落創作歌謠比賽,當時有很多愛好音樂的人士參加比賽,結果由楊文生Kedal Alotoc所創作的水璉情歌榮獲第一名。此歌謠屬情歌,曲調與歌詞非常優美動人,後來成為現今人人愛唱的歌謠。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8fb0a45bf7d4dca3a1e00b3300bf6a8" target="_blank">我要到你家玩不要趕走我</a>
我要到你家玩不要趕走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a83aa7a17f032826e31e0e0a20e202b" target="_blank">互勉歌</a>
互勉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此曲原本為教堂聖歌,而非傳統歌謠。演唱時必須與精兵歌一起唱,歌詞一開始即演唱:「從現在開始」,而至精兵歌時,才演唱主要內容,可算是「精兵歌」的一段前奏。樂曲一開始由領唱帶出,合唱則於樂句的後半部分加入演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8c51e6cac6a8e4495c239f9f57407a4" target="_blank">豐年詼諧歌</a>
豐年詼諧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歌謠是豐濱鄉仃仔漏在豐年祭結束後,大家在pakelang(豐年祭)餐會時用來歡娛群眾的一首歌,歌詞用諧音來警惕、諷剌行為不當者。當然,歌謠可讓群眾莞爾之笑,將辛勞忘卻,但也有惕勵眾人的含意。這首歌可以說是一舉二得的功能。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1bec5fffbb6c12e746003968c2c1d40" target="_blank">母親教導歌唱之歌</a>
母親教導歌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1e6f5c6859f561bed04f099a3e11fdd" target="_blank">謝靈 (3)</a>
謝靈 (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崇尚自然,也敬鬼神,因此為了保護生命,自然會應用自然力來驅除病魔,所以用法術來自保。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22ec5c350925c391a8121d7f07537e8" target="_blank">哼哼跳舞</a>
哼哼跳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e4e305f07e2ee9206a80f8e65f2813a" target="_blank">獵獲凱旋歌</a>
獵獲凱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