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菜的生態管理

西洋菜的生態管理

撒奇萊雅族
農耕知識
撒固兒部落|花蓮縣
探索347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db482835d82eb23c2a3ee392f8aa427" target="_blank">你從那裡來</a>
你從那裡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dd4b5d3b075aaa623d4ede9442cbd87" target="_blank">樂和第一首</a>
樂和第一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部落豐年祭唱的歌,主要是對著天做宣告式的承諾「是我,我在這裡」以表示自己的存在。 譯詞:在天上的靈啊,我在此對天呼喚,群靈和我們同在,天上的靈啊是我在此,向著天的是我,是我在這裡,在此的是我對著天上的靈是我們,是我,我在這裡。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e057b87404d21c4f77cd48d82281319" target="_blank">咱們噶瑪蘭人要起來</a>
咱們噶瑪蘭人要起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咱們噶瑪蘭人要起來(qasengat pa ita na kebaran),是花蓮新社噶瑪蘭人在民國78年第二次回故鄉(宜蘭)參加慶祝活動時,由潘金榮自己創作詞曲的噶瑪蘭新民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e454e1809e6abefe97bb2a56c79e158" target="_blank">望伊人早歸</a>
望伊人早歸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一首觸景感傷的歌謠,歌詞提及:「以花朵被風吹而掉落在地上,來形容她的先生許久不回家,或未婚兼不理睬而感到羞恥。」歌詞第一句說:「花被風吹落在地上,此詞即形容這位少女與先生(或未婚夫)分離的現狀」。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e92708342a7aa1599670909ffae130e" target="_blank">看著我們</a>
看著我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賽德克群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ff9a7f36960276088d6f53703667c3f" target="_blank">聘工歌</a>
聘工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7400437f614e8d989df7594a80abde7" target="_blank">玩笑歌</a>
玩笑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7df9a21a5c840c22296691588b84fee" target="_blank">不會遺忘</a>
不會遺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一面跳舞一面演唱的娛靈祭歌。歌詞的內容是在請kebaran族的祖靈們放心,我們的族人,是絕對不會丟棄或改變這些祖先們所留下來的祭儀的。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5cd87f378630f61aca592f1a5ff950e" target="_blank">補魚郎</a>
補魚郎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620604a06f8efb922046eade4b277e6" target="_blank">樂和第九首</a>
樂和第九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表白向天地之間群靈獻祭的是我,再強調自己存在的事實,為了一年一次群群靈相遇的日子而落淚,群靈中有已故的家人之靈、祖靈….等令人思念的親人,因勾起昔日情境與情緒而傷心落淚,除此也強調宴靈的目的,說出為群靈準備飯與祭品的心意,並強調是我在此為群靈獻祭。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70ac9e661c3ce60f8554cf3990807ec" target="_blank">我有一份在那裡!</a>
我有一份在那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太魯閣群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14b47abde7b9dfb8c343ef67b1d3ec4" target="_blank">會友歌</a>
會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此曲內容主要敘述一個人在前往拜訪朋友的路途中,因路途遙遠且獨自一人在深山裡面行走,而產生思鄉之苦。在領唱唱出歌詞第一個字後,合唱隨即加入。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e7e11ebb032ba19d79517db92ec7dd7" target="_blank">情歌</a>
情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a4c494e5b252f561c75f4baa0e036ff" target="_blank">那魯灣之歌</a>
那魯灣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a6781210b9617c1af407ecd439bab8b" target="_blank">那魯灣</a>
那魯灣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efbf66e850200acef07526170dd3d5b" target="_blank">歡送入伍</a>
歡送入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f1343efb38521bbb6be2b3aaf1e6c09" target="_blank">動身</a>
動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a1e8e00c6af25dfcf5f36baf4b49c92" target="_blank">西別哼哼</a>
西別哼哼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77df12f734235a69ebe34b16286dce8" target="_blank">台北這個地方</a>
台北這個地方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7fce2f505c722075dbd16f8a6603ccf" target="_blank">歡樂歌</a>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ffb3a3b43bfdb74b663795ad9ede45a" target="_blank">春日第四首</a>
春日第四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成年式第一天唱的歌,乃由男子集體唱出,且邊唱邊跳。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07115d7ca198cc3a5ff1a5f8ddc803a" target="_blank">樂和第十首</a>
樂和第十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拜訪之歌」是豐年祭期間到每一家去討酒喝時唱的,並非只為了喝酒,而是為此家戶的祖靈及已故家人的靈,一起共享可建構靈與靈間之路的酒,表示大家都在一起,為此戶之靈娛靈,上一段乃老人未喝酒前坐下來唱的歌。下一段則是以坐下來的老人邊喝邊唱的歌曲,通常會配合節奏有身體律動。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0735f6414307992f150857be63ee6b8" target="_blank">相愛之歌</a>
相愛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0ae442e156185637ac8a75a88a0884b" target="_blank">這個酒</a>
這個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