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菜的生態管理

西洋菜的生態管理

撒奇萊雅族
農耕知識
撒固兒部落|花蓮縣
探索645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d5568c3142b597f958e3079b423c845" target="_blank">馬蘭姑娘</a>
馬蘭姑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d93963c42fca246a651bafb30306e95" target="_blank">數數歌</a>
數數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些數字唸法是古老數字唸法,目前已經很少人用此數字來唸,幾乎失傳。族人用兒歌編成數字歌教導孩子數數,有寓教娛樂的功效,可見祖先早有科學的數字教學法。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ff5d80b512e1da45b4b0556c17d9b9b"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8)</a>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這首是年輕總管階級領唱並以多人合唱為主,由此方式可以看出阿美族豐年祭的祭歌演唱困難度很高,即使是到了年輕總管階級還是會以合唱的方式來呈現,在歌唱高興的時候相同的動作有時候會用跳耀式的方式來呈現,此曲是青年階級最喜歡的一首歌,而藉著唱這首歌來回一當時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092d2c041bb3ce0301adff9709c6179" target="_blank">歡樂歌</a>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0c4b5b07c6200515076d98850aafc42"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在錄音的開始中斷五至六秒,男性合唱加上舞蹈,聯唱的方式,其中穿插領導者指揮的聲音,高低音的合聲由團體中傳出。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0d00aa5370cc38d0e0d5d6610eb2b29" target="_blank">許常惠訪布農族時留影</a>
許常惠訪布農族時留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8年8月6日在臺東縣卓溪鄉訪布農族,他們的多聲部合唱民歌,遠近聞名。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0fc0e4b770fa975b3089bc5f25c135f" target="_blank">結婚叮嚀歌</a>
結婚叮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在結婚場合中所演唱的歌曲。若在一般場合中演唱,則稱為「勉勵歌」。內容主要呼籲子女們要孝順父母。歌曲中每一個樂句的開始都由領唱帶出,合唱則於樂句的後半加入演唱。內容主要勉勵子女要好好做人,孝敬父母親,是一首十分感傷的歌曲。曲調與祝婚歌略不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3969638eeff1398294332e95f80f69" target="_blank">暗戀歌</a>
暗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4f3dae0d6797fa03b5cea504cbe335" target="_blank">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a>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的歌謠,由一位男性長老獨唱,而且還有兀自進行的輕微鼓聲伴奏,顯得有點怪異和特別。長老的歌聲非常具有傳統的特色,但是這種獨唱的現象,若以阿美族音樂文化的特質來詮釋,則應該是他自己重複的唱了一次答唱的樂句。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51635e26ee8d82b284e3bdaf1f2018" target="_blank">豐收歌</a>
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6f5bd107372a53b3e18302b2c78806"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9)</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的現場錄音。此曲由兩段樂句所組成,第一段領唱六拍,答唱四拍。第二段領唱兩拍,答唱兩拍,舞步則以四拍為一單位來循環進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cd9b352f17d6f20a5356cca797f356" target="_blank">新港</a>
新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20257c6e6d34e45e2985a1cb380915d" target="_blank">歡樂歌</a>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太魯閣群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20338a19114fd694152bd547b4b82e0" target="_blank">童謠︰公雞</a>
童謠︰公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此首童謠是在馬遠鄉丹社群的布農族才擁有的傳統歌謠。內容敘述一隻正在吃東西的大公雞,被一個住在後山且自認為是博士的RUMAV擊打的情形。此曲後來則引伸為呼籲大家愛護動物的歌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2117d342a0888d9a16a47b2f25c81af" target="_blank">布農族、泰雅族歌謠</a>
布農族、泰雅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錄製之布農族、泰雅族歌謠,內容包括(布農)《歡樂》、《收穫》、《情歌》、《做工》、《飲酒》等;以及(泰雅)《男子漢》、《打獵歸來太太迎接》、《收穫而飲酒》、《凱歌》、《殺頭歌》等曲目。錄製地點為花蓮縣卓溪鄉崙山村、清水村。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243485d70e705eda3f699fc58a5397b"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03)</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0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只呈現一個樂句,一般來講豐年祭之歌會有兩個以上的樂句,縱使只有一個樂句也會以不同的旋律反覆歌唱,這個旋律領唱的有五拍、答唱六拍,不斷的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95d47b1d933a78e78a6196674f6b8d2" target="_blank">順從父母之歌</a>
順從父母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97f0fc5adc9016005e341e9a0cd9242" target="_blank">阿美族歌謠</a>
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錄製之阿美族歌謠,內容包括(A面)《牧牛歌》、《捕魚歌》、《光復村是個好地方》、《採集木材歌》、《砍木材歌》等;以及(B面)《戀歌》、《富田村快樂頌》、《迎賓歌》、《辭別歌》、《飲酒歌》等曲目。錄製地點為花蓮縣光復鄉富田村。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275a643712da359f985c31a754443f7" target="_blank">提親歌</a>
提親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5c6e6e6d39df658a62aba3618f9a3d9" target="_blank">哥哥的呼喚</a>
哥哥的呼喚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dbe4e5d1253919d8d6e4d6e034a2763" target="_blank">和睦之歌</a>
和睦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aee4f96e6850f40c0e8eee5de488a84" target="_blank">殺尪姨豬儀式之歌-點花之歌</a>
殺尪姨豬儀式之歌-點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483f70d3bf96b843c51adba92546b86"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6)</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的現場錄音。此首祭歌節奏輕快,旋律線起伏變化多,舞步以四拍為一單位。領唱有主要兩個旋律,以四拍與三拍為一單位,答唱都同為兩拍。阿美族音樂以五聲音階佔多數,此首歌即以Do、Re、Mi、Sol、La這五個音所構成。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55b3a0753ea1c03f90c21063f183e85" target="_blank">邱火榮等人與「采風樂坊」</a>
邱火榮等人與「采風樂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邱火榮(後排右四)與妻子潘玉嬌、廖瓊枝、王海波與「采風樂坊」團員赴慈濟演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