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菜的生態管理

西洋菜的生態管理

撒奇萊雅族
農耕知識
撒固兒部落|花蓮縣
探索645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5955e0291288dedbc2a0f7a88f92ca8" target="_blank">阿美族長老領唱</a>
阿美族長老領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5年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收穫祭歌舞。年輕人唱完後由長老們接續著唱歌,而女孩子都回家了所以聽不到女孩子的聲音,在舞步上承襲一貫的相鄰兩人牽手向左移動進行歌舞,在長老領唱中若年輕階級跳的不好長老們就會一個個的責罵促使年輕族人更加努力的跳舞。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5c0914bb1a1594be7c263ce9e911517" target="_blank">太魯閣組曲--我告訴你們</a>
太魯閣組曲--我告訴你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太魯閣群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5dded411f75631620229a73f007efff"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a>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此歌唱是由族中長老階級領唱,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個四拍為一單位的舞步呈現,由於場地狹小的關係在片中可以看到老人在中間而年輕人則環繞在四周共同歌唱,由鏡頭環繞整個會場我們可以看出現場實況,是位於在港口村天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60d3bab611c098ad69362c09a7afe16" target="_blank">豐年歌</a>
豐年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豐年祭歌謠是虛、實歌詞並用的歌謠,在實詞部分與南勢阿美族的語音完全相同,所以此歌謠不屬Sakiraya族的豐年祭歌謠。這首歌在描述,這是族人一年一度的豐年祭節,族人不要放棄慶祝,族人要興高彩烈的跳,同時不可遺忘袓先的遺訓。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686c7afae0cbdca4a53bb324be50006" target="_blank">祝婚歌</a>
祝婚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在結婚場合中所演唱的歌曲。若在一般場合中演唱,則稱為「勉勵歌」。內容主要呼籲子女們要孝順父母。歌曲中每一個樂句的開始都由領唱帶出,合唱則於樂句的後半加入演唱。內容主要勉勵子女要好好做人,孝敬父母親,是一首十分感傷的歌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f1b267f087d3d7830c16c31699439dc" target="_blank">呂炳川 在花蓮從事田野工作的錄音情形</a>
呂炳川 在花蓮從事田野工作的錄音情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0年8月呂炳川以臺灣原住民音樂的研究奠定了他的學術地位,圖為他在花蓮縣光復鄉南富村從事田野工作的錄音情形。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f1fc4462378318fd322edeccbdc1972"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9)</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錄音開始有阿美族人邀請同樂,節奏強烈,但是容易記住朗朗上口,配合著高亢的領唱者,眾人合聲著。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2d9568916955188d3cfbcd47a59c344"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91)</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9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年齡階級領唱,婦女尚未加入。由三段樂句組成,第一段樂句領唱十拍答唱兩拍,第二段領唱四拍答唱兩拍,第三段領唱四拍兩答唱兩拍,三段可單獨不斷重複。舞步則為四拍。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408587ba65a4934be76234ba32daba9" target="_blank">賞月舞</a>
賞月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1f141e13eeff10db52ef389ed677dd9" target="_blank">禮物</a>
禮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20d1345d0af169dda2a5363d53beaf4" target="_blank">豐年舞歌</a>
豐年舞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在豐年祭時,因長老及老人們年紀老邁,無法參與malikoda時跳豐年舞,當唱此歌謠時,他們就在聚會或豐年會場,席地而坐,由領唱者領唱會眾應和的方式吟唱此歌謠。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2857d9fe06d10baa42387681ae84f2d" target="_blank">春日第三首</a>
春日第三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進入豐年祭會場時唱的歌,唱了此曲就表示豐年祭正式開始。可視為呼喚神靈之歌。 譯詞:天上的群靈啊,向你們祭呀,群靈啊,向上祭祿們呀,祭,祭,我在這兒祭呀,群靈啊,降臨在我這裡,是我,我在這裡啊,在我這裡,是我,我在這裡,祭,祭。群靈啊,下來與我同在一起,是我,我在這裡。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2b1730ee012ade5f759d1d8bd8681ac" target="_blank">你怎麼樣啦!</a>
你怎麼樣啦!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2d0312ba38880ddc4cfbb9a158dc203" target="_blank">搖籃曲</a>
搖籃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556921d728fa5a6dc65d92895e6b162" target="_blank">歡樂歌</a>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5670acf81060f9610428015e59b49e8" target="_blank">青春舞曲</a>
青春舞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5a093944cd23a46d484d1f8e165d9a8" target="_blank">咱們是噶瑪蘭人</a>
咱們是噶瑪蘭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咱們是噶瑪蘭人(aita na kebaran)的曲調,原來是一首阿美族民歌,在民國78年新社噶瑪蘭人第二次到宜蘭參加返鄉尋根活動時,由於族人沒有一首代表噶瑪蘭的歌曲,於是潘金榮就以這首阿美族民歌曲調加以改編,並且填上噶瑪蘭語來演唱。往後,它就成了新社噶瑪蘭人返鄉活動中,不可不唱的一首歌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603f48ae41a421fd46a1b2e1d03d32b" target="_blank">結婚歌</a>
結婚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賽德克群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648901ce9afd0d0983400cf9c62b40f"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3)</a>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在整個豐年祭歌舞過程中是不容許歌舞停頓的,在這段原住民歌曲中可以看到長老在責罵沒唱歌的族人,而此段的原住民音樂是由年輕總管階級就是所謂的ma ma na ga ba階級的族人所歌唱,歌唱隊伍是相鄰兩人牽手,以順時針方向移動的舞蹈,歌唱舞步方面是以一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66fb1aa4e29044d2ca10536f830959e" target="_blank">摘厥貓菜(野菜)</a>
摘厥貓菜(野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69e0af1fbe45df53607da913c3d2680" target="_blank">請問芳名</a>
請問芳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4f8c99b5c7cdfe349c5fba8a82e710a" target="_blank">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a>
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由男性一人領唱,眾人答唱。歌詞皆為發聲的虛詞。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a985b4a33897350890bb88e689e037d" target="_blank">誇功歌</a>
誇功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此曲是布農族人在狩獵完後,稟告自己所獵得之獵物時所演唱的歌(通常僅稟告的獵物為四肢腳、較大型的動物,兩隻腳的較小型的動物則不稟報)。而此曲除了稟告所獵獲的獵物之功能外,大家也可藉由此曲的演唱互相激勵。樂曲主要由一位領唱及齊齊唱,以短小且相同的樂句快速地輪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aa01b355c04ac1fc21949dc89b7cb08" target="_blank">勇士歌</a>
勇士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