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

苧麻

校園內種植苧麻
導入校本課程,教導學生處理苧麻
Boehmeria nivea var. nivea苧麻
keliw[全株]
阿美族
民俗知識
奇美部落|花蓮縣
探索4358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6ba942fc2cf0428c7982af15711c62a" target="_blank">歡樂歌</a>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b1173e6d1fbf99a8745b76da9426407" target="_blank">那魯灣之歌</a>
那魯灣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752e5f820d1ccf8970d35e2e140500b"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7)</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女性領唱,分為三個樂句構成,領唱九拍答唱六拍、領唱四拍答唱六拍、領唱四拍答唱四拍。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7ffa187a9f44df609e9aba2e022175c"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99)</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9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兩樂句組成,第一段領唱六拍答唱三拍,第二段領唱三拍答唱一拍,可各自重複演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cf34fef2a6cf573f4efcfee5a90bb72" target="_blank">我喜歡都蘭村</a>
我喜歡都蘭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f47cbc2ca6f7e75dca75f2a582dfb6e" target="_blank">樂和第五首</a>
樂和第五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以祭天上群靈為目的,一次又一次表示「是我,我在這裡」,以宣告式的承諾,說明自己做祭一的虔敬與絕對,把娛神的祭儀氣氛叉往上提升。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05767adfbc656b8cd64369eec9c77b6"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領唱和唱的歌詞是以「ho ha hai」等無意義襯詞來唱出,視領唱者即興填上實詞,強化場景需要。例如說明豐年祭的意義、提醒大家用力跳,與祖靈們對話等等,基本上是為了達到自娛、娛人的效果與氣氛。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09e44e9e26ed0388552e75848ef58ce"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豐年祭之歌。有兩段主要樂句構成,領唱十拍答唱兩拍、領唱兩拍答唱兩拍。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0a37570854b17e09b14811049aa3f9f" target="_blank">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敘事歌謠</a>
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敘事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光復鄉太平村阿美族的歌謠,由男性一人獨唱,是一首夾唱夾敘的歌謠,為一首砍材的工作。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924515428479d410d377dc7fab2cb91" target="_blank">豐年祈福歌</a>
豐年祈福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歌謠是在仃仔漏部豐年祭開始時,由頭目帶領長老們席地而坐來歌頌,並以mifetik(用手指祭酒)方式祈求神明,及袓先佑護活動完美,並要求縣長、議員,協助建設部落,並邀請鄉長、村長以及青年朋友來參加盛會,促進豐年祭完美成功。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16dabc1da7cee2e86045b00fa048c35" target="_blank">青山綠水</a>
青山綠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146f5beb3a36533fea5d72619cdd4f4" target="_blank">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6):成年禮儀</a>
阿美族豐年祭歌舞(18之6):成年禮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的阿美族豐年祭歌舞表演影片,此曲是豐年祭歌舞剛開始表演的一部分,片中人數並不多,以年輕階級的原住民族人為主,在年輕總管階級穿戴著檳榔袋的帶領下共同歌舞表演,此時間歌舞表演目的在於傳遞訊息的功用,要告知村人可以慢慢來加入豐年祭歌舞的祭典之中,而片中可以看出沒有女性族人參與共同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20fbe0ffb66c4d2abb8382489bb6a3a"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7)</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的現場錄音。這段祭歌由兩段樂句組成,第一段領唱樂句有七拍,其中有時會因為某音的延長而有八拍的情況出現,答唱是四拍。另一段則為領唱四拍,答唱四拍。為五聲音階,以Do、Re、Mi、Sol、La這幾個音來構成。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29892f9f816937381d4d6c560a1fedf" target="_blank">可愛的家人</a>
可愛的家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8532ec02fcd8c8642b2cb4f361dfa1e"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4)</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婦女領唱,第一段樂句領唱十拍答唱四拍,第二段領唱四拍兩拍,第三段較特別,領唱是兩拍答唱四拍,第四段領唱兩拍答唱兩拍。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89026ce70b35db79227eec03890cf40"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8)</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的現場錄音。由男性年齡階級領唱,眾人答唱,婦女未參與歌舞。第一段樂句領唱十三拍,答唱五拍。第二段樂句領唱三拍,答唱一拍。第三段樂句領唱兩拍,答唱兩拍。同樣的歌曲若由不同的年齡階級演唱,其樂句長度與演唱方式也會有些微的變化。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d95e82db1754eae2ba3ad09b48f6863"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29)</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2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一開始少兩秒鐘的錄音,並穿插著錄音者的聲音。男性族人以聯唱的方式,陣陣的鈴鐺聲打著節奏,第二段轉為輪唱的方式。輪唱的第二部為較低沉的聲音。此首已有重複唱過的錄音。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aaba5a44858ede9c1dce138633b1a5e" target="_blank">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a>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的歌謠,這是一首大家一起歌舞的音樂,流行的區域很廣。唱這首歌的時候,一定是呈相隔一人交叉牽手的舞蹈型態,它通常出現在活動最後的時候使用,豐年祭當中也經常以這首歌舞來做為結束。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abb8ff1a235dcb417d2b565f5cc2151" target="_blank">月光舞曲</a>
月光舞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9edd5b88b3208e46299781c15d52b6e" target="_blank">我揮揮手</a>
我揮揮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a0361cc2b04b9fb38dccc13423651f3"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在歌聲中聽見響亮的鈴鐺聲配合著宏亮的歌聲,有節奏的震著,錄音的中段因為遠離音源所以聲音一度出現干擾,此場是以男性為主的歌舞。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a6a191fd50fad5003888475b45fa6e1" target="_blank">豐濱阿美族歌謠</a>
豐濱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歌謠,由男性領唱,婦女們答唱。歌詞主要為虛詞,但是領唱者會即興的加入歌詞。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a9e85f89c61080000422f86d563feb0" target="_blank">小放牛</a>
小放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通常阿美族大人們工作早出晚歸,因此每戶餵食牛隻的工作,就由小孩們來擔負,孩子們三五成群帶著牛隻去山上,找茂盛的青草牧牛群,因著與牛隻的互動感到喜樂,常不覺得勞苦。此曲即描寫農家孩子牧牛歡樂情趣的寫照。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ae476b7b3076ad3157a2155e666367b" target="_blank">樂和第四首</a>
樂和第四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背景說明:此曲乃娛靈之歌曲,乃群靈降下來後,為了表白祭的目的,以及祭的人是誰,是處在於靈互動的靈域,對天上靈群表明,我之所以在此,是為了祭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