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探索553筆資料
泥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泥偶,黑褐色坐像,尖頭,眼下垂,鼻二孔可見,嘴為一長裂縫,頸粗,二臂向外平張,小臂曲向前,二手置胸前,身部呈扁圓柱形,腳上可見三趾。
船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木製船頭飾上漆有紅、黑兩色,全器分二部份下為一人體立像,雙手外舉微上屈,人頭頂有一肩形羽冠,上刻有齒形紋,羽冠頂部有一圓塊上有三小木釘。
圓木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無柄圓木盤,在其面內圈一處雕出一塊似柄的形狀,只有寬5.8cm、長4.8cm,即不超過盤外沿。
盤底面以底圈到邊刻有寬1.5cm的條紋圍著盤周沿,在盤正面刻的似柄的一方塊的反面(即在盤底面)也突出一塊,長5.6cm、寬3cm,此突出方塊在右側一孔穿過同時繫二條繩子。
盛肉盤
泥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泥偶為一坐像,二臂向外張開,肘彎內,手指相觸於前胸上,近頸下。頭小而尖。有耳形,眼為二小孔,鼻孔亦為二小孔,口是一長線溝。
椰子殼製提水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椰子去皮,製成棕色椰子殼,上端稍去一直徑3.8cm之圓洞,口邊有二小洞,底部呈尖形。
網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網袋全件以麻繩採方格交織編法完成,袋口再穿以麻繩作為縮口及提拿用。文物之一邊提帶有部分斷裂。
女童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只為女人穿用,花紋織法的名稱為VAED VOKO KOWASAM MATOINA
竹編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褐色圓形竹編盤,底身為斜紋編法,修緣為夾條縫紮法。盤緣一處繫有一段麻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