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探索553筆資料
船模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木製本色,船模型,船側花紋船週刻兩條齒形紋,船身兩端五角形花紋,船側中刻三正面人像腳向外側分跪像,四肢呈盤曲狀。
船模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木船型其兩頭削平,船側花紋三角形陰刻為塗黑色另又塗兩紅條帶。
石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錛:一種向內砍刺﹑削平木頭的工具。柄長,體呈單斜面或雙斜面,頂端有斧刃。青銅錛始見殷商,春秋戰國時數量增多,有不少流傳至後代。亦稱為錛子﹑錛鋤。
泥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泥偶為兩腿分開之坐像,兩手屈向胸前,臉中間突起,兩側向後傾斜。眼睛為二小孔,小孔之上有線溝為眉,鼻子只有二小孔。嘴巴為線溝,耳亦為線溝,右腿破損一半。
圓木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菜盆面中央有一突出小圓塊,直徑約6.0cm,盆周有兩圈曲折紋,三條曲折紋為一圈,兩圈相距3.0cm,盆底有稍突起一條約1.0cm小條。盛肉盤
珠串胸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以棕色麻繩穿以143粒灰白色植物種子,並於中間穿以打有二洞之七面斧形銀片,線頭再於尾端相縛。
匕首(連鞘及背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80
Takkuru Botel Dobago Is Taiwan, 1980Coll
有柄大木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木製盤器,盤底成U形狀,淺邊盤緣微向外翻,盤口恰為U字形口,向上微傾,另有一手把位於U字形彎曲處。此為盛裝鮪魚之用。文物之把柄左側有一裂痕,有一鐵線穿縫固定之。
船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木製船頭飾上為一肩形羽冠,其木條上皆刻有齒形紋樣,羽冠頂部、底部及兩側展形木條尾端皆有一圓塊,其上皆刻以太陽形狀之紋樣,飾物最底有一小塊木條,以作為插頭用。
雕花圓木盤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雕花圓木盤面花紋:內一圈為十六個三角圖形,二圈的小齒形圖,然後一圈的菱形圖,再三圈的小齒形圖。
木盤底面:中間一個十字雕形,圍著二圈小齒輪形,如此一直幾圈到邊沿。
盛肉盤
祭祀用掘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棒呈圓形,刻為五節,棒底稍細,棒頂為一菱形其中心有一鏤空水滴形狀,上接一小段細木後,另有一同心圓木,其中央有一小圓點。
泥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泥偶為一坐像,二手臂向外張開,肘向內彎,手掌貼在胸部,右手在上,左手在右手之下,二手及腳都有線溝為指頭形,有耳形,二線溝為眼,鼻處稍隆無鼻孔,一孔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