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蔥
首頁 > 民俗(動)植物:火蔥
探索1869筆資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五片流蘇裙為紅色長布條二條,白色長布條三條,五條上端相縫綴成一塊。每塊布下端縫縐各式彩帶,末端有14.0cm長之紅、白、綠色絨線流蘇。
長方貝塊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以十五塊長方形白貝片連串而成,最大之貝片長3.5cm、寬3.6cm,最小者長3.2cm、寬1.9cm。每貝有二孔貫穿,以細麻繩串起。
竹弓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此弓與箭合稱Pana'。
竹弓用Fitonay(刺竹)中段製作,劈削成形再烤乾。弦以麻繩為首選,也有用Rorang(構樹)樹皮。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方貝塊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以十一枚貝片連成,貝片之兩端各有一小方塊貝片,其餘九塊長3.6cm,寬2.6cm。貝片兩側有二洞以繩繫之,最末端貝片破裂。項飾之兩端有綠絨線為穗。
方貝塊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9塊貝片連串而成,一端之邊上兩塊較小,最外者長3.0cm、寬2.0cm。第二塊長3.0cm、寬2.7cm。第九塊較大,為正方形,長寬各皆為4.0cm。餘諸塊大小相同,長3.5cm、寬3.0cm、厚皆為0.4cm。兩側各有四小孔相通,以二麻繩串起,兩邊各有紅毛線及細麻繩編成之辮子一條。
方貝塊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藏品由十一塊貝片連串而成。貝兩端鑽了二洞,將貝片連串起來,項飾兩端用紅絨線編成辮子。
木甑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壁厚不一律,口部較薄,中間較薄,腰部有二把手,便於移動,內壁上下垂直,變化較小,唯靠近底部處有一突出的厚邊,為放置竹篾之用(竹篾已經不見),這個邊不是原來與木甑連在一起的,而是另外用釘子釘上去的。
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對襟,無袖無扣,以白麻布為底,背部之下半以櫻紅色毛線及黑絨線挑織而成,黑色線所挑織之條紋上有白色挑織之幾何花紋。前襟之下端,亦各有三條紅黑毛線挑織之花紋,麻布有破洞。長寬指數210.8cm。
佩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94
紅色袋,雙層外折有一口袋,口袋上有一對鈴鐺,綴以亮片、花邊。袋上並有玫瑰紅、綠、黃及紫 四色流蘇‧袋上兩邊用黃色毛線各紮一朵花‧背帶上有波浪狀黑白花邊,白色花邊車成菱形,各菱形中間縫一小圓鏡。
額帶(紅布穿珠)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為兩層。表層為紅麻布製成,周圍有二條金色小玻璃珠,中央原有十八片(已失3片)白色金屬片,直徑2cm,小片之間有三條或四條玻璃珠,長2.2cm,帶之兩端有紅、黃之繩辮。
黑色珠串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黑色玻璃珠串,一共有五串,每串長65.5cm。用一長10.5cm。紅絨線編成辮子,把珠串紮起。
籐製飯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飯盒為長方扁形,全形分蓋、身二部,全為斜紋編法。邊緣為剩篾倒插法。盒之兩側各有二耳。
插柄標槍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藏品為桂葉形搶,槍套插在竹幹內,竹幹長三節,套部有籐圈四個。幹末有“托”,末部已破損。鞘長17.1cm,鞘頭寬7.8cm,鞘末端成方扁形,寬2.2cm、長1.2cm、厚0.8cm。有一鐵線纏紮,距鞘頭2.3cm處,有一圈鐵線紮著。
方貝塊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以十二塊正方形貝連成。每塊貝為3.1c㎡。每貝有四孔,以四根細麻繩串起,項飾的兩端則以四根麻繩合成一根較大的麻繩,兩端的麻繩連在一起,呈環狀。
耳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銅製,幾乎呈封口不規則圓形。正面鏤透孔曲折紋及透孔花,並紮一色珠環。一端鑲捲蠶紋銅片,另端銲一銅絲製耳鉤與立體多層菊花,花口為一透明珠。
藍色珠串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淺藍色細珠,穿成四串,每串約220粒。已拆散成一串。
手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手鐲一對。互以黃銅線螺旋迴卷而成之筒狀物。
a.直徑:7.0cm、高:2.2cm、銅線粗:0.8cm、迴卷:7.1/4面
b.直徑:7.3cm、高:2.3cm、銅線粗:1.0cm、迴卷:7回
頁面
地點
- (-) Remove 臺灣 filter 臺灣
- 花蓮縣 (1842) Apply 花蓮縣 filter
- 光復鄉 (656) Apply 光復鄉 filter
- 玉里鎮 (188) Apply 玉里鎮 filter
- 花蓮市 (188) Apply 花蓮市 filter
- 卓溪鄉 (126) Apply 卓溪鄉 filter
- 壽豐鄉 (83) Apply 壽豐鄉 filter
- 豐濱鄉 (78) Apply 豐濱鄉 filter
- 吉安鄉 (72) Apply 吉安鄉 filter
- 秀林鄉 (61) Apply 秀林鄉 filter
- 瑞穗鄉 (58) Apply 瑞穗鄉 filter
- 富里鄉 (55) Apply 富里鄉 filter
- 新城鄉 (53) Apply 新城鄉 filter
- 仁愛鄉 (27) Apply 仁愛鄉 filter
- 南投縣 (27) Apply 南投縣 filter
- 萬榮鄉 (25) Apply 萬榮鄉 filter
- 鳳林鎮 (18) Apply 鳳林鎮 filter
典藏者
-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823) Apply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filter
- Internet Archive (600) Apply Internet Archive filter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234) Apply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filter
-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121) Apply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filter
-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86) Apply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filter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3) Apply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filter
- 花蓮鐵道電影院 (2) Apply 花蓮鐵道電影院 filter
授權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1046)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filter
- 著作權利所有-可用於本站提供的服務 (400) Apply 著作權利所有-可用於本站提供的服務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 (289)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110)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filter
- 公眾領域標章(Public Domain Mark) (25) Apply 公眾領域標章(Public Domain Mark) filter
- 著作權利所有 (1) Apply 著作權利所有 fi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