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鹽膚木

羅氏鹽膚木

河堤邊準備開花羅氏鹽膚木
山邊開花的羅氏鹽膚木
鹽膚木花朵
鹽膚木果實
halus[全株]
布農族
民俗知識
崙山部落|花蓮縣
探索2904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75513944b5e061a6663f5cf19412edf" target="_blank">祈禱小米豐收歌</a>
祈禱小米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54f25f5838d8aeeea3cce52b7a6853f" target="_blank">獵前祭槍之歌</a>
獵前祭槍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三民鄉民生村的「獵前祭槍之歌」(Pislahe),是於每年一度的成巫式祭典,由眾人在巫司的祝福下所舉行的獵前祭槍儀典當中所演唱的歌謠。歌詞的內容也是以動物之名來唸唱,希望這些動物都能被獵人們的槍擊中。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9ac6db1cda5c23210ae6ffe37c86fce" target="_blank">聖歌</a>
聖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b9704c79537e96b0b8ec0070664f240" target="_blank">採李記</a>
採李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台東縣海端鄉傳統詞曲 這首童謠在敘述有位小孩,有一天到李子園中遊玩,看見紅橙橙的李子,成熟後掉落滿地。好奇的他,滿心歡喜,想要去撿拾它,卻突然碰到了大蟒蛇,嚇得他落荒而逃。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592b6aabcb063ff85d339968bfb961c" target="_blank">獵前祭槍歌</a>
獵前祭槍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羅那村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b184e53f2c345a5aeb8197c620d30d41" target="_blank">飲酒歌</a>
飲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梅蘭村所演唱的Kahuzas,基本上與桃源村所演唱的大同小異,唯一的不同在於梅蘭村是以標準的三段形式來演唱,也就是前面二次的領唱是男性長者,第三次則是一位女性長者。至於Kahuzas當中「mi」音的上升、還原模糊特性,在梅蘭村我們仍能聽到。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7ba8a8613b34a32f3d60e81718322c9" target="_blank">弓琴演奏</a>
弓琴演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信義鄉潭南村傳統詞曲 弓琴也是布農族主要的樂器,它是利用一長條竹片彎曲成弓,再以鐵弦一條繫於竹弓兩端形成的樂器,布農族人稱為lado。彈奏弓琴時,弓琴置於左手,右手以食指彈撥,左手以食指壓弦,他們就以空弦和一根壓弦形成簡單的旋律配合固定的頑固節奏自娛。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cb99243d4c8f7a90fed78713558388d" target="_blank">羅娜村布農族飲酒歌</a>
羅娜村布農族飲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語飲酒歌之原意義是指「所唱的歌」。由於飲酒歌目前是布農族各族群,每個成年人,在酒酣耳熱之後,都能信口演唱之歌曲,故KAHUZAS稱為飲酒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729828603c32e96f87b9c0434291545" target="_blank">治病驅邪之歌</a>
治病驅邪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7d74c0906e9b9d448400ef9b8b850cf" target="_blank">誰在山上放槍</a>
誰在山上放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這種以一問一答的方式所唱的歌謠,在布農族的兒歌當中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演唱方式。這首「誰在山上放槍」,主題也是以「狩獵」的情境為範圍。在南投的巒社群,以及台東一帶的郡社群也都會演唱這首歌謠,歌詞大同小異,只是中間偶有一些語詞上的變化而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7dfb45b54a194dcd13936e073512381" target="_blank">誇功宴</a>
誇功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92c401b33259d164b84fe0c9d5cb7c4" target="_blank">歡宴歌</a>
歡宴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這也是族人在歡宴聚會的場合當中,所演唱的一首歡宴歌。歌詞與曲調的結構,是以一字一音的方式來演唱。在布農族音樂當中,很少出現切分音的不規律節奏現象,但在這首「歡宴歌」(Manaskal)中,當唱到lau-pa-ka-dau時,我們聽到了布農族罕見的切分音現象。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ace28d1ae09337a31db1aeae2cbd985" target="_blank">背負重物之歌</a>
背負重物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cbc66b1eb043b658d94bf0ccb77d685" target="_blank">背負重物傳訊歌</a>
背負重物傳訊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e202a12b0d473f528e679b567d36230" target="_blank">童謠-我們走了</a>
童謠-我們走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eee5e5fde5cddd49422012d3a0587ac" target="_blank">獵歌</a>
獵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f1a4539b720d3b4a27664fc01aa24a2" target="_blank">明德部落 布農族背獵物下山之歌</a>
明德部落 布農族背獵物下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信義鄉明德部落布農族人的背獵物下山之歌,布農族語稱之為「manvaicici」,「cici」就是肉的意思。是族人上山狩獵,背負沈重的獵物歸來,高聲歌唱以呼喚家人前來迎接,幫忙背負獵物的一首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f60d246bb1c393124e50a0d433c3f50" target="_blank">童謠-我們走了</a>
童謠-我們走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087b642985855b632228a7ec96ed833" target="_blank">月桃果實</a>
月桃果實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1047c773a72a2032eafaf4f4fc0c215" target="_blank">蝸牛原民飲食文化課程</a>
蝸牛原民飲食文化課程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cc29a4c34de20c1c7fdb3f87a11913d" target="_blank">葛鬱金活動</a>
葛鬱金活動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ce66c5c995d14c96f2f88955be4c726" target="_blank">採集牧草心</a>
採集牧草心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d6973665211a91f688aef348e898555" target="_blank">2023 織羅部落導覽-里長_07</a>
2023 織羅部落導覽-里長_07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d713e06a468fd179e83fdfefd6f25ae" target="_blank">民俗治病植物—姑婆芋</a>
民俗治病植物—姑婆芋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和好幾個朋友一起上山不慎被蜜蜂螫到,我們趕緊找到姑婆芋,將它的莖砍下,把汁液塗抹在腫起來的地方。很神奇的是竟然十分鐘後就不感覺到疼痛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