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鹽—羅氏鹽膚木
探索1065筆資料
女用胸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94
紅布滾細條白布邊,下縐細珠粒及塑膠管穿成之流蘇。巾上貼縫黃色、綠色亮片。圈飾黃白波浪狀花邊,並以花編及亮片分隔成四長方格。
花蓮縣壽豐鄉光榮村林阿妹製作,女子服飾全套含(20689胸巾 20690綁腿布 20691.92腰帶及20693佩袋)。
陶甑(蒸米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器物為圓桶狀,質地很粗,外為黑色,內為黃色,底部有小圓孔數個,為圓底,腰部略凹進,為全器最小的部份,腰部兩側各有一把柄。
木杵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60
一套三件,包含長木臼一件(20599)及木杵兩件(20600、20601)。
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男子額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撒奇萊雅族男子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阿美族太巴塱部落Kakitaan祖屋雕刻柱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8
此件文物原為阿美族太巴塱部落kakita'an祖屋的樑柱,此棟祖屋在1935年日治時期便被官方指定為史蹟保存。此棟建物往昔是掌握太巴塱部落最重要的敵首祭的Kakita'an家的住屋與祭儀場所。
頁面
地點
- (-) Remove 臺灣 filter 臺灣
- 花蓮縣 (1024) Apply 花蓮縣 filter
- 光復鄉 (583) Apply 光復鄉 filter
- 壽豐鄉 (58) Apply 壽豐鄉 filter
- 卓溪鄉 (45) Apply 卓溪鄉 filter
- 富里鄉 (41) Apply 富里鄉 filter
- 豐濱鄉 (36) Apply 豐濱鄉 filter
- 瑞穗鄉 (34) Apply 瑞穗鄉 filter
- 新城鄉 (28) Apply 新城鄉 filter
- 萬榮鄉 (24) Apply 萬榮鄉 filter
- 信義鄉 (23) Apply 信義鄉 filter
- 南投縣 (23) Apply 南投縣 filter
- 吉安鄉 (23) Apply 吉安鄉 filter
- 花蓮市 (23) Apply 花蓮市 filter
- 秀林鄉 (22) Apply 秀林鄉 filter
- 桃源區 (18) Apply 桃源區 filter
- 高雄市 (18) Apply 高雄市 filter
- 鳳林鎮 (14) Apply 鳳林鎮 filter
- 玉里鎮 (5) Apply 玉里鎮 filter
授權
- (-) Remove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filter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