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首頁
探索部落
關於本站
Bambusa stenostachya
首頁
>
Bambusa stenostachya
Bambusa stenostachya
中文名
刺竹
其他別名
鬱竹,坭竹,簕竹,莿竹
分類資訊
Species 種
分類階層
植物界 Plantae » 綠色植物亞界 Viridiplantae » 鏈型植物次界 Streptophyta » 有胚植物超門 Embryophyta » 維管束植物門 Tracheophyta » 種子植物亞門 Spermatophytina » 被子植物超綱 Angiospermae » 木蘭植物綱 Magnoliopsida » 木蘭植物亞綱 Magnoliidae » 百合超目 Lilianae » 禾本目 Poales » 禾本科 Poaceae » 蓬萊竹屬 Bambusa
蓬萊竹屬 Bambusa
植物界 Plantae
綠色植物亞界 Viridiplantae
鏈型植物次界 Streptophyta
有胚植物超門 Embryophyta
維管束植物門 Tracheophyta
種子植物亞門 Spermatophytina
被子植物超綱 Angiospermae
木蘭植物綱 Magnoliopsida
木蘭植物亞綱 Magnoliidae
百合超目 Lilianae
禾本目 Poales
禾本科 Poaceae
蓬萊竹屬 Bambusa
相關連結
臺灣生命大百科
、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
、
iNaturalist
刺竹
作者:陳育賢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P_5_235
作者: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五卷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刺竹
作者:陳育賢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刺竹
作者:陳育賢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2010119224638_201426.jpg
作者:陳育賢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物種資訊
應用資訊
多媒體
農耕知識:刺竹的農耕管理
族群
撒奇萊雅族
來源地點
撒固兒部落|花蓮縣
用途描述
刺竹的密刺需管理修剪,冬季整理已枯老的舊枝,並疏伐過密的細竹,才能讓刺竹有空間繁衍生長。 刺竹的密刺竹生長高大,竹桿密集且叢生。竹節間生長的細小枝條會形成密林般的倒刺,形成天然的城牆。族人利用其特性生活其中,並延伸為一個年齡階層,種上一圈刺竹,刺需管理修剪,冬季整理已枯老的舊枝,並疏伐過密的細竹,才能讓刺竹有空間繁衍生長。
前往頁面
民俗(動)植物:刺竹
族語名稱
tungawen[全株]
族群
撒奇萊雅族
來源地點
撒固兒部落|花蓮縣
用途描述
刺竹對於撒奇萊雅族來說,在歷史上有其重要的意義。早期撒奇萊雅族人,將刺竹當成家戶的圍牆,也形成天然的屏障。 在飲食上,刺竹夏季產筍,族人會將竹筍與魚腸一同醃漬。只是現在部落內因環境變異,刺竹已不多見,刺竹醃漬魚類的傳統飲食,也只存在長輩的記憶中了;另外,刺竹也是製作撒奇萊雅族傳統織布工具之一,族人會在冬天時,取已成熟略為下彎並轉成咖啡色的竹節,來製作織具的一個工具。
季節:夏季/冬季
用途類別
食用
建築
生活器物
前往頁面
來源地點
花蓮縣
撒固兒部落
首頁
探索部落
關於本站
關閉
回到頁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