蕗蕎

蕗蕎

準備種植的路蕎苗
Allium chinense
lokiw[全株]
阿美族
民俗知識
砂荖部落|花蓮縣
探索4355筆資料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bb1a1a90efa4d6da3660abb6779bea07" target="_blank">民俗治病植物—茅草根</a>
民俗治病植物—茅草根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茅草根煮水洗澡可幫助退燒。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b3a2f17c2aa50f6aa9c0293697935424" target="_blank">生活工藝用植物—稻草</a>
生活工藝用植物—稻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每年七月和十二月割稻後,剩下的稻草有許多用途,像是餵牛、做成掃把和蓋雞舍的屋頂。除此之外,對孩子來說最開心的莫過於用稻草做跳繩,稻草做的跳繩很耐用,幾乎不會壞,遇水後跳繩會變得很厚重,不好甩動,但經過曬乾後就又像全新的一樣。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b88ed8ae4caa6f9cffedbe975b81e050" target="_blank">民俗治病植物—芭樂葉</a>
民俗治病植物—芭樂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芭樂果實可當水果,嫩葉可緩解肚子痛、腹瀉。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1bb9a558e47f60ae64e0b9f4a256400" target="_blank">充滿回憶的食用植物—藤心、山棕心</a>
充滿回憶的食用植物—藤心、山棕心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小時候,爸媽時常帶著我上山採野菜。我們會摘採藤心、山棕心等野菜,只要衡量足以填飽一家肚皮,便不再多採。媽媽會將帶皮的藤心直接丟進火堆中,待藤心烤熟後,再將外皮剝除,沾著鹽巴、辣椒等調味料食用,這是我最喜歡的食物。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d9fe9ee2e09eab69b22c8d24a20519e" target="_blank">祭儀常用植物—棕櫚葉</a>
祭儀常用植物—棕櫚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在我小時候,村裡的人如果生病或者遇到什麼壞事,就會請巫師來家裡做法,每當聽說誰家請了巫師,我便會好奇地過去偷看。通常會有一名位階比較高的大巫師負責做法,幾個位階比較低的小巫師則會圍繞在大巫師身邊,協助他完成儀式。他們手裡都拿著棕櫚葉,像是歌舞般地揮著,聽大人說,棕櫚葉有驅邪的效果。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68ec87ef7323a2f73fff55ed5dff7ed" target="_blank">重要經濟糧食作物—花生</a>
重要經濟糧食作物—花生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在所有種過的作物當中,印象較為深刻的是「花生」。由於當時是種植在斜坡上,種植難度跟平地比起來難上許多,只能拿著小小的鋤頭,一個洞一個洞慢慢挖,再把乾的花生種子一個個埋起來,約四到五個月就能收成。現在回想起來仍相當累人。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4d47f15aa65d2ca4616d02b35801a63" target="_blank">樹豆年糕</a>
樹豆年糕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甜軟綿密的樹豆年糕,每年最想念。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57c7c28cf6ef3cb2ccf9f1145037952" target="_blank">重要經濟糧食作物—黃藤</a>
重要經濟糧食作物—黃藤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我們主要採收黃藤的側枝,砍下後還需要將黃藤外皮上的尖刺用刀削除,處理過的藤心會帶到菜市場賣,相當好賣,價格也不錯,藤心吃起來雖然有些苦澀,但因為覺得好喝,對身體也好,因而時常煮來喝。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416f99566e60fb4fa56b0d3cbd53e39" target="_blank">在Fataan生長的fataan</a>
在Fataan生長的fataan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439435468c0d6bc93c978fcb78a05c5" target="_blank">民俗治病植物—九芎</a>
民俗治病植物—九芎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早期部落裡沒有醫生,輕微生病受傷多是依長輩傳授的經驗自行療傷,只有在發生非常嚴重疾病時才會去尋求巫醫協助。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23f2ad96195beaf9615669ee97fed31" target="_blank">生活工藝用植物—苧麻</a>
生活工藝用植物—苧麻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過往部落裡幾乎每戶人家都種植苧麻,經過處理的苧麻不易發霉,材質也相當堅韌,因此苧麻的纖維是編織衣物和配件時的重要原料。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c24748084e3705bf6f97538b9161577" target="_blank">盛開的樹豆花</a>
盛開的樹豆花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樹豆的開花期很長,從11月開始,一直到隔年的2、3月都還有花。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a3315f6e3ecf320cd6f8f3a1fdfb029" target="_blank">重要經濟糧食作物—紅甘蔗</a>
重要經濟糧食作物—紅甘蔗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我和先生結婚後在部落開了一間雜貨店,為了養家,除了顧雜貨店的生意外,我們也種植紅甘蔗。當時,白甘蔗的糖分含量高,是製造糖的重要原物料,所有的白甘蔗都會被糖廠統一收購,並不能私下隨意種植及販賣;而紅甘蔗的含糖量比起白甘蔗低,糖廠並不收購,開放民間可以自行種植與買賣。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c169f65dc1632701d73472b3ae7e2c8" target="_blank">siraw加工講習</a>
siraw加工講習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本場於光復太巴塱舉行了三次siraw加工講習,找來30多位族人現場製作,同時教導一套完整的SOP。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d01767740d88bf3652472204c706335" target="_blank">充滿回憶的食用植物—毛柿</a>
充滿回憶的食用植物—毛柿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我們家有一整片的毛柿子樹。每年七、八月是柿子成熟的時候,園子裡聚滿大人與孩子們,大人們忙著採收,我們則穿梭在果樹之間奔跑嬉戲;玩累的時候,我們會撿拾掉落在地上的柿子享用,毛柿長滿毛的外皮不太好剝,但香甜的果肉卻讓人忍不住一顆接著一顆吃,直到吃飽了才心滿意足的回家。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33da3c83c6075d452291149434a2ca1" target="_blank">祭儀常用植物—香蕉葉</a>
祭儀常用植物—香蕉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我念小學時,大姐的孩子剛出生,通常嬰兒在生下來五個月至一歲時會取名字。大姐幫孩子取一了個自己喜歡的名字,之後孩子就常常不知原因的哭鬧、生病,媽媽就請巫師到家中做法。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7f60997c7d4734e6e0824a585b89ca7" target="_blank">生活工藝用植物—九芎</a>
生活工藝用植物—九芎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九芎木柴質地硬且含水量少,過去用來做為農具和房屋、雞舍的建材。除了容易取得,燒起來無嗆鼻的煙,短時間內又能燒得火燙,是族人眼中的上等木材。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4c5c3cd84cc126e04f190cfbef816ec" target="_blank">生活工藝用植物—竹</a>
生活工藝用植物—竹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有一次,媽媽教我們削竹子做竹蜻蜓。她教我們削去竹子外皮、燒乾、鑽洞、然後黏上竹筷,最後再鑽洞黏上麻繩捆幾圈拉出洞口,一隻竹蜻蜓就完成了。 雖然很簡單,卻是我們小時候少有的玩具,更重要的是媽媽會陪我們在庭院裡玩。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623af6423db162ee2d20d6df3d74b65" target="_blank">生活工藝用植物—苧麻</a>
生活工藝用植物—苧麻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過往部落裡幾乎每戶人家都種植苧麻,經過處理的苧麻不易發霉,材質也相當堅韌,因此苧麻的纖維是編織衣物和配件時的重要原料。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6e2f3155993634e319786cee95a3997" target="_blank">樹豆是馬太鞍部落日常生活的一部分</a>
樹豆是馬太鞍部落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對馬太鞍部落來說,一年的開始,是樹豆;而一年的結束,也是樹豆。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7322126c1bbfa040f447683752ffc0b" target="_blank">充滿回憶的食用植物—糯米</a>
充滿回憶的食用植物—糯米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每年豐年祭的前夕,家裡的大人們都忙進忙出,媽媽也有一份很重要的工作–釀酒,並會要求我跟在一旁學習,她說,這是每一個阿美族的婦女都應該學會的技能。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92c0db17268ca6d7a915f5ca31c7948" target="_blank">祭儀常用植物—檳榔</a>
祭儀常用植物—檳榔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檳榔在原住民族的生活中用途很廣,是表達情愛的信物、婚喪喜慶的要角,其中之一是作為獻祭給祖靈和鬼神的供品。 祭祀的檳榔必須是完整的一串,不能是摘下來後一顆顆零散的檳榔。除了酒水和檳榔之外,有時候也會放一些麻糬給祂們享用,酒、檳榔和麻糬是阿美族祭儀中重要的三樣物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