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芸豆

黑芸豆

黑芸豆豆苗
剛收成準備晾曬的黑芸豆
sukay[全株]
賽德克族
民俗知識
山里部落|花蓮縣
探索645筆資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4f3dae0d6797fa03b5cea504cbe335" target="_blank">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a>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的歌謠,由一位男性長老獨唱,而且還有兀自進行的輕微鼓聲伴奏,顯得有點怪異和特別。長老的歌聲非常具有傳統的特色,但是這種獨唱的現象,若以阿美族音樂文化的特質來詮釋,則應該是他自己重複的唱了一次答唱的樂句。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51635e26ee8d82b284e3bdaf1f2018" target="_blank">豐收歌</a>
豐收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6f5bd107372a53b3e18302b2c78806"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9)</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的現場錄音。此曲由兩段樂句所組成,第一段領唱六拍,答唱四拍。第二段領唱兩拍,答唱兩拍,舞步則以四拍為一單位來循環進行。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1cd9b352f17d6f20a5356cca797f356" target="_blank">新港</a>
新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20257c6e6d34e45e2985a1cb380915d" target="_blank">歡樂歌</a>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太魯閣群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20338a19114fd694152bd547b4b82e0" target="_blank">童謠︰公雞</a>
童謠︰公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此首童謠是在馬遠鄉丹社群的布農族才擁有的傳統歌謠。內容敘述一隻正在吃東西的大公雞,被一個住在後山且自認為是博士的RUMAV擊打的情形。此曲後來則引伸為呼籲大家愛護動物的歌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243485d70e705eda3f699fc58a5397b"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03)</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10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只呈現一個樂句,一般來講豐年祭之歌會有兩個以上的樂句,縱使只有一個樂句也會以不同的旋律反覆歌唱,這個旋律領唱的有五拍、答唱六拍,不斷的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95d47b1d933a78e78a6196674f6b8d2" target="_blank">順從父母之歌</a>
順從父母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97f0fc5adc9016005e341e9a0cd9242" target="_blank">阿美族歌謠</a>
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錄製之阿美族歌謠,內容包括(A面)《牧牛歌》、《捕魚歌》、《光復村是個好地方》、《採集木材歌》、《砍木材歌》等;以及(B面)《戀歌》、《富田村快樂頌》、《迎賓歌》、《辭別歌》、《飲酒歌》等曲目。錄製地點為花蓮縣光復鄉富田村。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5c6e6e6d39df658a62aba3618f9a3d9" target="_blank">哥哥的呼喚</a>
哥哥的呼喚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6ad8b5fa0b0c2cfd6957cbd6ea9d1fe" target="_blank">郭子究在花蓮市花崗山指揮萬人大合唱</a>
郭子究在花蓮市花崗山指揮萬人大合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2年10月31日,郭子究在花蓮市花崗山指揮萬人大合唱。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dbe4e5d1253919d8d6e4d6e034a2763" target="_blank">和睦之歌</a>
和睦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aee4f96e6850f40c0e8eee5de488a84" target="_blank">殺尪姨豬儀式之歌-點花之歌</a>
殺尪姨豬儀式之歌-點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西拉雅大滿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483f70d3bf96b843c51adba92546b86" target="_blank">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6)</a>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3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的現場錄音。此首祭歌節奏輕快,旋律線起伏變化多,舞步以四拍為一單位。領唱有主要兩個旋律,以四拍與三拍為一單位,答唱都同為兩拍。阿美族音樂以五聲音階佔多數,此首歌即以Do、Re、Mi、Sol、La這五個音所構成。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55b3a0753ea1c03f90c21063f183e85" target="_blank">邱火榮等人與「采風樂坊」</a>
邱火榮等人與「采風樂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邱火榮(後排右四)與妻子潘玉嬌、廖瓊枝、王海波與「采風樂坊」團員赴慈濟演出。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5ab1e1a7a7a6d20aecff80c7e1d0ede" target="_blank">祈靈歌(1)</a>
祈靈歌(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阿美族社會中的法術有三種edaw(占卜術),pohpoh(驅邪術)和sikawasay(治病術者),人若得病時就會請sikawasay到家中驅邪作法來治病。從事sikawasay者大都是自家人傳承,或德了大病受神靈啟示者,才能成為sikawasay。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5ecbb78d1656fa9774eba5ae0d47299" target="_blank">抗議之歌</a>
抗議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6274b3e72983f5be45f6e0a7efa0e94" target="_blank">不害羞歡樂之歌</a>
不害羞歡樂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3e8dae36726073ba07ef0fd07f63a6d" target="_blank">豐濱阿美族豐年祭malikoda歌舞</a>
豐濱阿美族豐年祭malikoda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是由男性來領唱,眾人答唱。阿美族的豐年祭是以男性的年齡階級為中心來運作的,豐年祭的歌舞稱為「malikoda」,和平常一般歡樂性的歌舞「misalokiaw」是相對的一組音樂舞蹈類型與概念。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4589865c8a9b8192894be65dfc9df2f" target="_blank">婦女迎賓舞歌</a>
婦女迎賓舞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奇美部落阿美族傳統詞曲此曲是歡迎貴賓、朋友來臨時所演唱的歌曲,通常都由女性來演唱,以表示歡迎之意,後來男性也加入演唱。這一首歌曲,後來則在聚會場合之前,若有貴賓蒞臨會場時,由婦女來演唱此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4640c23f9541f911963e9d839f332f3" target="_blank">今天晚上</a>
今天晚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48dc8c55bd26735331b59d83c52a1f2" target="_blank">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巫師歌謠</a>
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巫師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花蓮縣吉安鄉南昌村阿美族的巫師歌謠,是巫師們祭祀祖先、鬼神或過世巫師的歌,歌詞以虛詞為骨幹,但是會即興的加入神名及相關的語彙。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4e0c1ac3363dd29218336cba3f2700b" target="_blank">美麗的馬蘭村</a>
美麗的馬蘭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a href="http://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51da7dcd537201ded7f27928de23609" target="_blank">搖籃歌</a>
搖籃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