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芸豆
探索2908筆資料
銅製額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以鍍銀的小圓圈製成的金屬鏈,鏈的兩端各有一個小環,以細麻繩連接二環使此鏈呈環狀。鏈的外面有十七束菱形小金屬葉,葉下的裝飾又分二種:
(1)菱形葉綴有兩片金屬葉,中央綴有一小銅鈴。
(2)菱形葉下綴有三片金屬葉。
(1)與(2)相間排列。
套袖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夾織有紅藍絨線紋,四道之白麻布縫成長筒袖,袖上夾織紋在肩及袖口處。
披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褐色帆布上橫綴十五道紅色絨線裝飾,三道較寬者(4.0cm)夾二道較窄者(2.5cm)。一邊兩角擊一布條。布上有幾處破洞。
撒奇萊雅族珠串項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3
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1月17日經由官方認定的第13個台灣原住民族。捐贈者陳林生先生為撒奇萊雅族人,此批服飾為其曾祖母高阿玉女士過世時所交付保存至今(高女士於民前30年/明治15年/西元1882年出生)。
男用吊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二片長67.5cm之白布,上接一寬9.5cm之同質白布,二端各接一長19.0cm之布繩。白布上貼有長63.0cm之紅色織錦三條,及布條三條,二白一藍,藍者作鋸齒狀,白條上貼有黑布鋸齒紋。褲腳底及距底23cm處,各釘有一布條。
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8
藏品為捺鑽。鑽身是主要部分,以圓木桿製成,上端較下端為細。靠近上端處有一圓洞為穿繩之用。由下端算起,在全鑽身長的四分之一處有一圓形木盤,為固定鑽的重心。最下端是鐵製的鑽頭,直接插在鑽身內。橫板中間較寬,兩端較狹,呈近似的橢圓形,中央有一圓孔,較鑽身稍大,以備將鑽身插入孔中。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五片流蘇裙為紅色長布條二條,白色長布條三條,五條上端相縫綴成一塊。每塊布下端縫縐各式彩帶,末端有14.0cm長之紅、白、綠色絨線流蘇。
長方貝塊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以十五塊長方形白貝片連串而成,最大之貝片長3.5cm、寬3.6cm,最小者長3.2cm、寬1.9cm。每貝有二孔貫穿,以細麻繩串起。
竹弓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此弓與箭合稱Pana'。
竹弓用Fitonay(刺竹)中段製作,劈削成形再烤乾。弦以麻繩為首選,也有用Rorang(構樹)樹皮。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方貝塊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以十一枚貝片連成,貝片之兩端各有一小方塊貝片,其餘九塊長3.6cm,寬2.6cm。貝片兩側有二洞以繩繫之,最末端貝片破裂。項飾之兩端有綠絨線為穗。
方貝塊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9塊貝片連串而成,一端之邊上兩塊較小,最外者長3.0cm、寬2.0cm。第二塊長3.0cm、寬2.7cm。第九塊較大,為正方形,長寬各皆為4.0cm。餘諸塊大小相同,長3.5cm、寬3.0cm、厚皆為0.4cm。兩側各有四小孔相通,以二麻繩串起,兩邊各有紅毛線及細麻繩編成之辮子一條。
方貝塊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藏品由十一塊貝片連串而成。貝兩端鑽了二洞,將貝片連串起來,項飾兩端用紅絨線編成辮子。
木甑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壁厚不一律,口部較薄,中間較薄,腰部有二把手,便於移動,內壁上下垂直,變化較小,唯靠近底部處有一突出的厚邊,為放置竹篾之用(竹篾已經不見),這個邊不是原來與木甑連在一起的,而是另外用釘子釘上去的。
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對襟,無袖無扣,以白麻布為底,背部之下半以櫻紅色毛線及黑絨線挑織而成,黑色線所挑織之條紋上有白色挑織之幾何花紋。前襟之下端,亦各有三條紅黑毛線挑織之花紋,麻布有破洞。長寬指數210.8cm。
佩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94
紅色袋,雙層外折有一口袋,口袋上有一對鈴鐺,綴以亮片、花邊。袋上並有玫瑰紅、綠、黃及紫 四色流蘇‧袋上兩邊用黃色毛線各紮一朵花‧背帶上有波浪狀黑白花邊,白色花邊車成菱形,各菱形中間縫一小圓鏡。
額帶(紅布穿珠)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為兩層。表層為紅麻布製成,周圍有二條金色小玻璃珠,中央原有十八片(已失3片)白色金屬片,直徑2cm,小片之間有三條或四條玻璃珠,長2.2cm,帶之兩端有紅、黃之繩辮。
黑色珠串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黑色玻璃珠串,一共有五串,每串長65.5cm。用一長10.5cm。紅絨線編成辮子,把珠串紮起。
籐製飯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957
飯盒為長方扁形,全形分蓋、身二部,全為斜紋編法。邊緣為剩篾倒插法。盒之兩側各有二耳。
頁面
地點
- 花蓮縣 (2495) Apply 花蓮縣 filter
- 臺灣 (1869) Apply 臺灣 filter
- 光復鄉 (666) Apply 光復鄉 filter
- 仁愛鄉 (404) Apply 仁愛鄉 filter
- 南投縣 (404) Apply 南投縣 filter
- 豐濱鄉 (342) Apply 豐濱鄉 filter
- 花蓮市 (218) Apply 花蓮市 filter
- 玉里鎮 (215) Apply 玉里鎮 filter
- 卓溪鄉 (144) Apply 卓溪鄉 filter
- 秀林鄉 (102) Apply 秀林鄉 filter
- 吉安鄉 (94) Apply 吉安鄉 filter
- 壽豐鄉 (92) Apply 壽豐鄉 filter
- 瑞穗鄉 (86) Apply 瑞穗鄉 filter
- 萬榮鄉 (66) Apply 萬榮鄉 filter
- 富里鄉 (58) Apply 富里鄉 filter
- 新城鄉 (54) Apply 新城鄉 filter
- 鳳林鎮 (19) Apply 鳳林鎮 filter
- 新竹市 (3) Apply 新竹市 filter
- 臺中市 (3) Apply 臺中市 filter
- 臺北市 (2) Apply 臺北市 filter
- 臺東縣 (2) Apply 臺東縣 filter
- 中壢區 (1) Apply 中壢區 filter
- 北區 (1) Apply 北區 filter
- 大同鄉 (1) Apply 大同鄉 filter
- 宜蘭縣 (1) Apply 宜蘭縣 filter
- 屏東縣 (1) Apply 屏東縣 filter
- 新園鄉 (1) Apply 新園鄉 filter
- 東區 (1) Apply 東區 filter
- 桃園市 (1) Apply 桃園市 filter
- 海端鄉 (1) Apply 海端鄉 filter
- 玉里鄉 (1) Apply 玉里鄉 filter
- 臺南市 (1) Apply 臺南市 filter
- 臺東市 (1) Apply 臺東市 filter
- 高雄市 (1) Apply 高雄市 filter
典藏者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023) Apply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filter
-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823) Apply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filter
- Internet Archive (600) Apply Internet Archive filter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234) Apply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filter
-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121) Apply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filter
-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86) Apply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filter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1) Apply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filter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4) Apply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filter
- 花蓮鐵道電影院 (2) Apply 花蓮鐵道電影院 filter
- 中央研究院 (1) Apply 中央研究院 filter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1) Apply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filter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Apply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filter
- 札哈木樂舞集/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1) Apply 札哈木樂舞集/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filter
授權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1058)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filter
- 著作權利所有 (1023) Apply 著作權利所有 filter
- 著作權利所有-可用於本站提供的服務 (401) Apply 著作權利所有-可用於本站提供的服務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 (289)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121)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filter
- 公眾領域標章(Public Domain Mark) (26) Apply 公眾領域標章(Public Domain Mark) filter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version 1.0) (1) Apply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version 1.0) filter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1) Apply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fi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