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固兒部落

撒固兒部落

地區
東部
族群
撒奇萊雅族

地區簡介

文獻上最早出現撒奇萊雅族的紀錄,可推至荷西時期,西班牙人當時已經紀錄到奇萊平原上,有撒奇萊雅族居住。

撒奇萊雅人於奇萊平原上生活,東臨太平洋,部落內沿著美崙溪,族人發展出農業、漁業、狩獵三個主要類別。昔日傳統農業以小米耕種最為重要,也延伸出與小米生長相關的祭儀,十九世紀後因為與噶瑪蘭族人接觸,族人開始學習水田耕作技術,水稻耕作面積逐漸增加,飲食習慣也逐漸改變。漁業以撈捕沿海河川中的魚類、採集貝類為主,捕魚祭時需提前製作漁具,cengceng跟celing,皆是就地取材,熟稔的植物應用與生態知識,使用天然的捕魚方式。奇萊平原因年末時會有候鳥棲息,侵擾農作物,早期也有狩捕鳥類的習慣,現今不捕鳥了,但是維持傳統祭儀,族人共聚並且由頭目帶領,祈福敬告祖靈。

探索・知識

探索・知識

鵲豆種植的農事管理

春天種植完小米之後,就可以開始種植多種不同的豆類,鵲豆便是其中之一。鵲豆的生命力強韌,耐旱但是需注意排水,在菜園旁搭一個棚架,或是住家旁的圍籬,就能種上。鵲豆剛開始生長較緩慢,但是能挺過夏日暑熱難耐的烈陽,入秋之際鵲豆開花了。 有紫花及白花兩種,成為部落籬笆上,美麗的風景。慢慢的天氣轉涼,在部落轉個彎就能看見棚架上結實累累的豆莢,一串一串掛在棚架上。

黃麻

夏天來上一碗冰冰涼涼的黃麻湯,是族人最消暑的湯品了。 部落吃的黃麻湯和台中的麻薏湯,食用方式有些不同,台中吃的麻薏湯會加上地瓜,部落則是享受黃麻湯單純的滋味,現在偶爾也會加入地瓜或是小魚乾一同煮食。

小米

「孩子啊!你的小米要種了喔」、「孩子阿!小米要鋤草了喔」、「孩子阿!小米要每一年每一年種下去喔,收成的小米就掛在屋樑下喔」!小米是這樣一聲聲在耆老的期盼下,種回撒固兒部落。 在部落已經找不到自己留種的小米了。但是種植小米的知識還在耆老的記憶中,於是族人開始找尋最接近老人家口中形容的小米,回到部落來種植。

吳郭魚

魚類是撒奇萊雅族人餐桌上的常客。將食物先燒烤一番,然後以檳榔葉鞘來裝海水加淡水,等食物燒烤之後,再放入這微鹹 的水中,吃起來的滋味可是又鹹又香!舉凡肉類、海鮮、蔬菜都可以先燒烤,再放入海水與淡水混合的水中來食用,所以即使在沒有鹽的時代,依然可以品嘗到鹹味。

小米種植的耆老智慧

當小米春耕的季節來臨,耆老開始提醒要撒種了。每一個環節都不能著急,鋤草、趕鳥、到收成掛在屋樑下,依照小米生長一步步完成。 第一年收成僅一小把,看著收成不多的小米,耆老仍然欣喜並督促著「失敗了,表示這個種子不適應。這次收成不好沒關係,會活下來的就表示它是適應了這塊土地的種子,要繼續把它種下去。明年就會慢慢越來越多,和土地的感情也會越來越好。

西洋菜

生活在奇萊平原上的sakidaya族人與太平洋為鄰。部落內緣著溪流有許多湧泉, 水生植物繁多,西洋菜就是生長在其中的野菜之一。族人會在煮魚湯時,放入西洋菜。其獨特的香氣,瞬間提升了魚湯的鮮味。

西洋菜的生態管理

西洋菜需生長在乾淨流動的水域,靜止的不流動的水,西洋菜反而會長不好。保持溪流流通及乾淨,可以讓西洋菜長的好。並且採集時,也會一邊整理水域環境,一邊梳理西洋菜,循環採集,才能生生不息。

刺竹的農耕管理

刺竹的密刺需管理修剪,冬季整理已枯老的舊枝,並疏伐過密的細竹,才能讓刺竹有空間繁衍生長。 刺竹的密刺竹生長高大,竹桿密集且叢生。竹節間生長的細小枝條會形成密林般的倒刺,形成天然的城牆。族人利用其特性生活其中,並延伸為一個年齡階層,種上一圈刺竹,刺需管理修剪,冬季整理已枯老的舊枝,並疏伐過密的細竹,才能讓刺竹有空間繁衍生長。

林投

林投是海邊很好的顧沙植物,盤根錯節且耐鹽耐海風吹襲,也是部落會採集利用的植物之一。鄰河海居住的sakidaya族人,善於使用林投葉編織。編織好的林投葉,都是族人外出工作時,方便攜帶的便當。

刺竹

刺竹對於撒奇萊雅族來說,在歷史上有其重要的意義。早期撒奇萊雅族人,將刺竹當成家戶的圍牆,也形成天然的屏障。 在飲食上,刺竹夏季產筍,族人會將竹筍與魚腸一同醃漬。只是現在部落內因環境變異,刺竹已不多見,刺竹醃漬魚類的傳統飲食,也只存在長輩的記憶中了;另外,刺竹也是製作撒奇萊雅族傳統織布工具之一,族人會在冬天時,取已成熟略為下彎並轉成咖啡色的竹節,來製作織具的一個工具。

博覽藏品

探索47個藏品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3a2287e0fe44a9b39127497890dca7b" target="_blank">有著祈福之意的芒草結</a>
有著祈福之意的芒草結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bfd3e4dcfa2b5c3d65c8d8e4c2b8144" target="_blank">沖洗搓揉黃麻</a>
沖洗搓揉黃麻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da100e9b95a7805536abcc3835f0717" target="_blank">Bubu是有著雙層的入口的捕魚裝置</a>
Bubu是有著雙層的入口的捕魚裝置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8b313eaec8c89d2d15fab459a3a7baf3" target="_blank">日本警察與部落年輕人的合照</a>
日本警察與部落年輕人的合照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677c1021666570ecec0924f66f891f3e" target="_blank">豐收的捕魚祭</a>
豐收的捕魚祭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033004d01bd918e2d8fee38255761a9b" target="_blank">美味的撒奇萊雅風味餐</a>
美味的撒奇萊雅風味餐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bece61d2deb1fb546c0ea8161114538e" target="_blank">撒固兒部落族人採集的paw(獨行菜)</a>
撒固兒部落族人採集的paw(獨行菜)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3edb814bfe3e1de9ba2614b41736384" target="_blank">刺竹莖桿的竹肉厚實</a>
刺竹莖桿的竹肉厚實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f8f1c3c69906742c0cd3a0297e00c18" target="_blank">身上佈滿了尖刺的林投葉</a>
身上佈滿了尖刺的林投葉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529ef87c991b0c7e4639bff034e58c3" target="_blank">早期族人所居住的茅草屋</a>
早期族人所居住的茅草屋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e6d873599b9538981b7757a49ba3080" target="_blank">剝開芒草花苞</a>
剝開芒草花苞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4bcddc7399593a1d303f2b74c2e371a" target="_blank">Pacngcng上面最後覆蓋上草堆及石塊</a>
Pacngcng上面最後覆蓋上草堆及石塊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d7c62a362b50d927fba73528b1b95785" target="_blank">刺竹枝條具有倒刺</a>
刺竹枝條具有倒刺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d4ac13bbe2d51da9b05c91433e1991b" target="_blank">早期撒奇萊雅族的生活一景</a>
早期撒奇萊雅族的生活一景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cae1382e91121243bddcbb146c7b25c" target="_blank">撒奇萊雅族人的固有漁場</a>
撒奇萊雅族人的固有漁場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56b27fa94b2390239ad60d46dbbd689f" target="_blank">處理蘆葦心</a>
處理蘆葦心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e8294098fb018b1a648eff4a4c8e5eeb" target="_blank">撒奇萊雅族人的捕鳥陷阱</a>
撒奇萊雅族人的捕鳥陷阱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41f1bdadf96a1fbcdd82f30490f9750e" target="_blank">以竹子製成的Pacngcng(人工魚礁)</a>
以竹子製成的Pacngcng(人工魚礁)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783041078fbc53d39d4120e48851018a" target="_blank">採下的黃麻葉</a>
採下的黃麻葉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c2a38eec3e120d77021b289af37939af" target="_blank">魚當然要烤得焦焦的才好吃啊!</a>
魚當然要烤得焦焦的才好吃啊!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a href="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151f5e92276af02a8f06526307fccdec" target="_blank">捕魚祭前族人在河川中放置Pacngcng</a>
捕魚祭前族人在河川中放置Pacngcng
典藏:花蓮區農業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