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又獲得的散穗高粱
遺失又獲得的散穗高粱


sumsum
布農族
農耕知識
清水部落|花蓮縣
雜糧飯[中平部落] 、 香蕉種植的農事管理[玻士岸部落] 、 苧麻[奇美部落] 、 花豆[中平部落] 、 賽德克小米搖搖粥[山里部落] 、 山萵苣[山里部落] 、 翼豆[砂荖部落] 、 燒墾[巴喜告部落] 、 刺竹[撒固兒部落] 、 蕗蕎[玻士岸部落] 、 芒草[奇美部落] 、 輪胎茄[哈拉灣部落] 、 虎爪豆[古村部落] 、 豇豆[奇美部落]
Zea mays 玉蜀黍 、 Oryza sativa 稻 、 Bambusa stenostachya 刺竹 、 Spodiopogon formosanus 、 Miscanthus sinensis 芒 、 Vigna unguiculata 豇豆 、 Setaria italica 小米 、 Solanum nigrum 龍葵 、 Musa acuminata 香蕉 、 Mucuna pruriens var. utilis 虎爪豆 、 Pterocypsela indica 、 Allium chinense 薤 、 Chenopodium formosanum 臺灣藜 、 Boehmeria nivea var. nivea 苧麻 、 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 翼豆
探索20筆資料
母雞和公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仁愛鄉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仁愛鄉卓社群兒童所唱的童謠。歌詞是寓言式的童話,敘述媽媽叫小孩去提水,結果小孩發現水潭被母雞弄濁了,他好生懊惱。但在一旁的公雞卻告訴小孩,不要擔心,說著說著一躍而下。說也奇怪,潭水頓然清澈無比,小孩好高興把這現象告訴媽媽,媽媽卻冷冷地回答希望年年都如此。
有隻鳥兒嘎嘎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仁愛鄉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卓社群武界部落布農族人所唱的童謠。全曲只有五句,每句五個音節,五句都是同一動機(5 51 11)的反覆五次。歌詞內容是:「有隻ka ka鳥在叫,趕緊去告訴bazai,要他快點搗米,準備帶到山上打獵,配著肉來吃。」
布農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幫忙apin除草,apin本來說要殺大公雞招待(除草的人)。但是,到最後只招待小雞。有嘲諷之意。(本首曲名不詳,耆老們都忘記了。也只有畫面上這為耆老會演唱這首歌了。)
nuin tina hunku(組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nuin tina hunku是一首敘事的歌謠,簡單明瞭。部落族人習慣將nuin tina hunku後面加上aivin maias(給我針線)這首歌串為組曲演唱。至於為什麼?耆老回答是:都是這樣唱的。
什錦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仁愛鄉傳統詞曲
這是由兩個不同曲調結合形成的一首童謠。前半段是完全寓言式而甚難理解的情況,後半段卻是一首問答歌,歌詞是:給我針,拿針做什麼?要縫袋子,為什麼縫袋子?要裝lalao草,為什麼要裝lalao草?為了要擦拭弓箭,為什麼要擦拭弓箭?為了要獵鹿,獵鹿為何?要給umail吃...。